-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02274
- 條形碼:9787515502274 ; 978-7-5155-022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本書特色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疾歿世而名不稱”,他們曾經輝煌,他們在文學史上是應該占有一個角落的,但這許多人,尤其是所謂“小報文人”,卻只留下一個名字而已,其他事跡,其他“豐功偉業”,都被“雨打風吹”去了。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內容簡介
他們是一群傳統文人,他們的舊學根底深厚,詩、文、書、畫是他們的拿手絕活,而其時科舉既廢,仕宦之途已斷,就在此之際,報業勃興,于是他們紛紛在報紙的副刊上,騁其不羈之才,或寫小說,或寫筆記,或寫詩詞,或談掌故,一時之間,蔚成風潮。
這批所謂“洋場才子”及“小報文人”,他們曾經“繁華”過,曾經“繽紛”過,似不該這樣無聲無息地“落盡”,在“花果飄零”之際,是否也留下了許多讓我們深思的。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目錄
“外冷心熱”的報人與小說家陳冷血
小說家兼實業家的天虛我生
鶴立“快活林”里的嚴獨鶴
才豐命薄的小說家畢倚虹
棄武從文的,小說家何海鳴啦
從《禮拜六》到“園藝專家”的周瘦鵑
周瘦鵑·張愛玲·紫羅蘭
“夜上海”的作詞者范煙橋
陸小曼打官司——怒告平襟亞始末
心高氣傲意難平——呂碧城與平襟亞的“狗官司”
游戲于“市井文化”的王小逸
難忘《秋海棠》的秦瘦鷗
輯二 小報文人:馳騁小報筆力鋒
玩世不恭的小報奇才張丹斧
小報界的”教父“錢芥塵”
《晶報》的”腳編輯“余大雄”
從《新聲》到《金剛鉆報》的施濟群
“補白大王”鄭逸梅
詩、書、畫、文俱佳的陳小蝶(定山)
慘遭砍頭的“文字白相人”蔡釣徒
慘遭殺害的小報文人馮夢云
讓小報與新文學攜手的陳靈犀
滬上才子·歌詞大佬的陳蝶衣
也是“張迷”的唐大郎
“中醫界才子”陳存仁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節選
南通張謇在民國初年也是炙手可熱的名人,他和“繡圣”沈壽之間的戀情,讓沈壽的丈夫余覺認為有奪妻之恨,于是余覺在沈壽去世后,撰寫《余覺沈壽夫婦痛史》,指責張謇與沈壽的關系,認為張謇“矯命霸葬,誣死蔑生”。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中說,當時余覺在憤恨之余,寫了一冊《痛史》,登載了張謇的親筆情詩,精楷石印(他本是書家,擅楷書與草字),來找他,要他介紹《痛史》登上海各報。包天笑沒有接受,并且告訴余覺,以張謇在江蘇的名望,上海各報是沒有一家肯登的。后來余覺找上《晶報》,逐日連載,果然《痛史》一出,上海灘為之轟動。當時袁寒云很同情余覺的,在《痛史》刊出之前,他有一封復余覺的信,公開在《晶報》上云:“冰人先生辱覆,悲感沉痛,欷獻久之。以尊夫人之才藝,竟遭此厄,冒終身不白之冤,抱彌天長恨而死,人神同泣,江海永哀,天下聞之,應為憤慨。若某老倫,人首獸心,妄竊時譽,三百年后,自有公論,秦奸鑄鐵,當世未嘗不赫赫也。真投彼豺虎,豺虎不食之徒。尊夫人在天有靈,必有以誅。亟望見過,暢言其詳,弟雖不才,尚能以口筆布遠其惡,使天下后世毋為所欺焉,兄以身受之痛言之,自足昭重,溫犀秦鏡,奸不可遁矣。……”大罵張謇。
至于余大雄*為叫座的一場筆墨官司,莫過于《圣殿記》了。所謂“圣”指圣人康有為,至于“殿”乃是指“臀”也。那是有一個德籍醫生希米脫,到上海來推銷他的返老還童之術,連自稱圣人的康有為都去注射(打屁股),文章除了諷刺康圣人之外,也把希米脫挖苦一番。這位德國醫生覺得這將嚴重影響到他的生意,于是聘請上海著名的外國律師,以誹謗罪起訴余大雄,要求賠償名譽和經濟的損失。好友都勸余大雄在租界里同洋人打官司,總是中國人吃虧,干脆疏通律師道歉了事。但余大雄堅決不妥協,要與他周旋到底。他說康有為都不計較了,希米脫算什么。官司結果:判決被告余大雄賠償希米脫一元。聽到判決,希米脫一路怒吼沖出會審公廨,希米脫的發財美夢告吹,悄然離開上海。而余大雄卻因禍得福,《晶報》的銷量因這場官司,又猛增幾千份。
……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 作者簡介
蔡登山,1954年生,中國臺灣臺南人,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臺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營銷部總經理。沉迷于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余年。近年來致力于中國現代文人的研究。1993年起籌拍《作家身影》系列紀錄片,任制片人及編劇,將史料與影像融于一爐。四年間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1998年制作《蔣經國與蔣方良》三小時紀錄長片。2002年起制作《大師身影》系列紀錄片,讓晚清以降之文化大師——嚴復、梁啟超、魯迅、陳寅恪、胡適、林語堂、錢穆等人,長留身影。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出版的圖書有:《人間四月天》《張愛玲·色戒》《魯迅愛過的人》《民國的身影》《那些才女們》。
- 主題:材料方面廣攬博搜
本書描寫了一群傳統文人的生平和歷史。他們舊學根底深厚,詩、文、書、畫是他們的拿手絕活,而其時科舉既廢,仕宦之途已斷,就在此之際,報業勃興,于是他們紛紛在報紙的副刊上,騁其不羈之才,或寫小說,或寫筆記,或寫詩詞,或談掌故,曾在一時蔚成風潮。他們曾經輝煌,在文學史上是應該占有一個角落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