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環境地質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182427
- 條形碼:9787502182427 ; 978-7-5021-824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地質學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6篇18章。第1篇為基礎理論,主要是為本課程的學習提供地質理論基礎;第2篇為地球環境的內部變化,主要從板塊構造理論出發,闡述了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3篇為地球環境的外部變化,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外部變化帶來的地質災害;第4篇為我國自然資源與環境,詳述了我國幾種自然資源的利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第5篇為城市環境與人體健康,主要介紹了固體廢物的處理、地方病的成因和分布;第6篇為環境法規,主要列舉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立法原則與適用范圍。本書主要由黃文輝、曾濺輝主編。
環境地質學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地質環境和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問題這一核心,以典型的環境地質問題、各種環境地質問題的產生機制和預防預測措施、環境評價為主線,論述了環境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著重研究了化石燃料等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及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并列舉了有關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
本書可作為地質、礦產、石油行業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環境地質學”
課程的教材,特別適合災害地質、環境地質、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和石油地質與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也適合從事油氣田和煤田勘探開發工作的生產、科研人員參考。本書主要由黃文輝、曾濺輝主編。
環境地質學 目錄
第1篇 基礎理論
1 緒論
1.1 環境與環境問題
1.2 環境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1.3 環境地質學的發展簡史
2 地球環境歷史
2.1 宇宙中的地球
2.2 地球上的人類
3 礦物與巖石
3.1 礦物綜述
3.2 巖石綜述
第2篇 地球環境的內部變化
4 板塊構造
4.1 大陸漂移學說
4.2 板塊構造學說
4.3 板塊構造運動的證據
4.4 板塊邊界的類型
4.5 板塊運動的驅動力、速度、方向
5 地震活動
5.1 地震的基本概念
5.2 地震的成因
5.3 地震的主要類型
5.4 地震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地震災害的特點
5.5 地震的前兆和監測
5.6 地震預報的現狀
5.7 地震的避震方法
5.8 我國地震帶分布
5.9 唐山地震
5.10 汶川地震
6 火山活動
6.1 火山活動概述
6.2 火山活動的成因
6.3 火山的影響
6.4 火山分布
第3篇 地球環境的外部變化
7 滑坡與泥石流
7.1 滑坡
7.2 泥石流
8 河流與洪災
8.1 河流
8.2 洪災
第4篇 我國自然資源與環境
9 我國
- >
朝聞道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