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戲劇藝術三十年叢書:戲曲考論(戲曲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38771
- 條形碼:9787807038771 ; 978-7-80703-87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劇藝術三十年叢書:戲曲考論(戲曲卷) 內容簡介
學術界一般以話劇的引進為界把中國戲劇分為古典和現代兩個時期。話劇引進之前,中國戲劇舞臺一直是所謂“戲曲”獨步天下。話劇引進之后的百余年里,中國戲劇舞臺開始了主要是話劇和戲曲二元共生的時期,作為古典/本土戲劇形態的“戲曲”也開始了它的現代化進程。所謂“戲曲”,實際上是一個外延很寬泛、內涵很模糊的概念,能否用它來指稱中國土生土長的全部戲劇形態,也大有爭議。那么,中國土生土長的戲劇是從哪里來的?它在歷史上的存在形態如何?它的美學特征該如何描述?這恐怕是所有相關研究者首先應該回答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不好一概而論的問題,值得我們從多方面予以探討。在《戲劇藝術》創刊三十周年之際,我們圍繞這些問題編選了若干至今仍有啟發意義的篇什,結集出版,或有溫故知新之效,聊表總結紀念之意。
本書分兩輯,每輯按發表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戲劇藝術三十年叢書:戲曲考論(戲曲卷) 目錄
總序
前言
**輯 戲曲歷史與文化
先秦古劇考略
——宋元以前戲曲新探之一
“滑稽戲”漫談
試論南戲與民間文藝
“一正眾外”“一角眾腳”
——元雜劇非腳色制論
《金瓶梅》與明代戲曲
中國各民族儺戲的分類、特征及其“活化石”價值曲
論中國現存原始戲劇的表演形態
論四大聲腔之傳播
目連形象的象征意義
“滾調”與中國戲曲體式的嬗變
前言
**輯 戲曲歷史與文化
先秦古劇考略
——宋元以前戲曲新探之一
“滑稽戲”漫談
試論南戲與民間文藝
“一正眾外”“一角眾腳”
——元雜劇非腳色制論
《金瓶梅》與明代戲曲
中國各民族儺戲的分類、特征及其“活化石”價值曲
論中國現存原始戲劇的表演形態
論四大聲腔之傳播
目連形象的象征意義
“滾調”與中國戲曲體式的嬗變
展開全部
戲劇藝術三十年叢書:戲曲考論(戲曲卷) 作者簡介
李偉,男,1975年生,湖北天門人,文學博士。1997-2003年受業于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2006-2007年受“科特 芭芭拉”基金資助赴以色列巴伊蘭大學英語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現為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戲劇藝術》責任編輯,碩士生導師。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