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78577
- 條形碼:9787500478577 ; 978-7-5004-785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 本書特色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從中國傳統神話敘事入手,通過跟蹤神話“隱喻”中匿藏的精神意向,依此本源性根據來思考并揭示人的存在。作品通過分析眉間尺的“死亡”,禹的荒誕“出生”,涂山氏“化身為石”及“嫦娥奔月”等神話敘事,清晰地梳理出了一條存在者通向“存在”的原始性道路。作品改變了傳統主體化寫作的立場,通過聆聽“神話”詩意之言說,從而從“神話”所綻開的“事件”空間中,打開歷史文化作為支撐的那個存在性源頭。正是存在之源頭的顯露與光照,人的存在之本質才獲得澄清與顯露。作品面對現代人離家失居的精神現實,*終向存在者發出了“回家”——精神還鄉的召喚。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 目錄
一 死亡的哲學絮語
二 死亡的神話
三 歷生與說死
**章 昧生與向死
**節 生命怨恨
第二節 死亡開端
第三節 命運露顯
第四節 荒誕約定與死亡聯想
第五節 技術魅惑與遺忘生活
第六節 死亡通道與生命言情
第七節 自戀與戀死
第八節 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第九節 生感與死感引論
一 死亡的哲學絮語
二 死亡的神話
三 歷生與說死
**章 昧生與向死
**節 生命怨恨
第二節 死亡開端
第三節 命運露顯
第四節 荒誕約定與死亡聯想
第五節 技術魅惑與遺忘生活
第六節 死亡通道與生命言情
第七節 自戀與戀死
第八節 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第九節 生感與死感
第十節 穿越絕境與帶人死亡
第十一節 受難結語與死亡悲歌
第二章 逃離與隱蔽
**節 “生感”的復活
第二節 “世界”的消失
第三節 “意義”的倒閉
第四節 神語的言說
第五節 “涂山氏”的逃離
第六節 神話的想象
第七節 “禹”的在場
第八節 涂山氏“化身為石”
第九節 隱蔽的公開
第十節 風暴的剔除
第十一節 隱退的詩意
第三章 無根性災難與無家性漂泊
**節 禹的荒誕出生
第二節 “詩意”的敞出
第三節 “禹”的歷史處境
第四節 “禹”的美學處境
第五節 存在的割裂
第六節 挑釁命運
第七節 禹與眉間尺
第八節 遭遇“遺忘”
第九節 退出“傳說”
第十節 失去的“大地”
第十一節 不朽的神奇
第十二節 朝向隱蔽
第十三節 隱蔽的道說
第十四節 “涂山氏”的顯露
第十五節 “化生為石”
第十六節 敞開與關閉
第十七節 寧靜的守護
第十八節 詩意地棲居
第十九節 假象的持續
第二十節 “天問”與“問天”
第二十一節 無根的貧困
第四章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
**節 嫦娥“奔月”
第二節 出逃的藝術
第三節 逃離的“出口”
第四節 存在的顯露
第五節 存在者的消逝
第六節 “射月”
第七節 尋找“出口”
第八節 出走者“出走”
第九節 生命的跳躍
第十節 “出關”
第十一節 “還鄉”
第十二節 故鄉的召喚
第十三節 鄉愁的駐扎
第十四節 筑居
第十五節 生命的故鄉
后記信息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 節選
《生命原情與精神還鄉》從中國傳統神話敘事入手,通過跟蹤神話“隱喻”中匿藏的精神意向,依此本源性根據來思考并揭示人的存在。作品通過分析眉間尺的“死亡”,禹的荒誕“出生”,涂山氏“化身為石”及“嫦娥奔月”等神話敘事,清晰地梳理出了一條存在者通向“存在”的原始性道路。作品改變了傳統主體化寫作的立場,通過聆聽“神話”詩意之言說,從而從“神話”所綻開的“事件”空間中,打開歷史文化作為支撐的那個存在性源頭。正是存在之源頭的顯露與光照,人的存在之本質才獲得澄清與顯露。作品面對現代人離家失居的精神現實,*終向存在者發出了“回家”——精神還鄉的召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