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072234
- 條形碼:9787218072234 ; 978-7-218-07223-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 本書特色
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非常大的貢獻:它結束了封建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因此,我們應該弄清楚它的整個歷史過程,牢記這段意義非凡的歷史。由沈曉敏、倪俊明編著的這本《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就是這樣一本可以幫助我們清晰了解辛亥革命在廣東的整個歷史過程的書。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 內容簡介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由沈曉敏、倪俊明編著,是“辛亥革命全景錄”系列叢書之一。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講述了:在絢麗多姿的中國辛亥革命畫卷中,廣東辛亥革命無疑是歷時*長、內容*豐富、場面*壯烈而又具有鮮明特色的畫面。
廣東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從孫中山著手創建興中會,到組建同盟會,到策劃、組織和發動反清武裝斗爭,廣東成為革命斗爭的重要舞臺。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發動的10次武裝起義中,有8次在廣東進行,特別十黃花崗起義影響尤甚,促進了辛亥革命高潮的迅速到來。
1911年武昌起義后,廣東革命黨人在各地組織民軍起義響應。廣東各地紛紛光復獨立。建立了民主共和體制的廣東軍政府。廣東軍政府主粵期間,革新司法制度和警政,調整對外政策;反對袁世凱獨裁專制,高擎討袁的“
二次革命”義旗……廣東成為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 目錄
一、民族危機日趨嚴重
二、戊戌變法南粵發軔
三、民變、會黨、綠林、反洋教斗爭風起云涌
四、愛國運動連綿不斷
五、“新政”與預備立憲粉墨登場
第二章 革命初興:孫中山首舉義旗
一、翠亨村走出的革命家
二、興中會活躍廣東
三、乙未廣州起義
四、興漢會的組織和活動
第三章 發展壯大:革命勢力迅猛發展
一、興中會與“兩廣獨立”
二、庚子惠州起義
三、史堅如謀炸德壽
四、洪全福起義
五、當革命者遇到了改良派
第四章 屢仆屢起:革命派堅持武裝起義
一、同盟會的發展:從香港分會到南方支部
二、光緒末年的四次起義
三、廣州“保亞票”事件
四、庚戌廣州新軍起義
第五章 碧血黃花: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
一、決策和部署
二、溫生才刺殺孚琦
三、悲壯失敗
四、浩氣長存
五、支那暗殺團
第六章 兵不血刃:廣東獨立與全省“光復”
一、廣東保路風潮
二、省城易幟
三、全粵”光復”
四、海外華人對革命政權的支持
五、揮兵北伐
六、胡漢民隨孫中山北上
第七章 共和新政:廣東軍政府主政南粵
一、共和新氣象
二、孫中山回鄉與“模范省”計劃
三、解散民軍與“清鄉”
四、軍政府與民眾交惡
第八章 捍衛共和:廣東“二次革命”
一、南北對峙中的廣東
二、廣東獨立討袁
三、失敗收官
參考文獻
喋血南國-辛亥革命在廣東 作者簡介
沈曉敏,1969年生,浙江省紹興縣人。史學博士,現任廣東警官學院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主要學術方向為近代中國法制的轉型和嶺南歷史人物研究。已出版專著一部、編著三部,在《近代史研究》、《學術研究》、《史學月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或主持國家、省、市社科規劃課題多項。倪俊明,198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系。現任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黃埔軍校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圖書館學會、廣東圖書館學會理事,廣州市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孫中山基金會理事等。參與主持《廣州大典》、《清代稿鈔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黃埔軍校史料叢刊》等大型文獻整理項目,出版、發表(含合作)有關廣東地方史、廣東地方文獻、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等圖書二十多部、論文三十多篇。曾獲廣東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