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謝子長-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05761
- 條形碼:9787547205761 ; 978-7-5472-0576-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謝子長-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點英雄情結,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之際,由中央十一部委聯合組織開展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活動中,群眾參與投票總數近一億。這其中的每一張選票,都表達了人們對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寄托著對偉大祖國的美好祝福。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否則這個民族就不會強大。當國家危難之時,懦弱者選擇了逃避、妥協甚至投降,英雄們卻挺身而出,用熱血捍衛民族的尊嚴人民的幸福。在創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程中,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們之中,有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有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而不懈奮斗的優秀共產黨員,有在全民族抗戰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愛國將士,有英勇殺敵的戰斗英雄和革命群眾,有積極從事進步活動的著名民主愛國人士和國際友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祖國的驕傲,是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
謝子長-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目錄
青少年時期(1897-1923)
農民之子
展露天性
接受革命思想
決意武裝救國
走上革命道路(1924-1927)
辦民團,懲辦土豪劣紳
確立共產主義信念
建立共產黨的革命武裝
策劃領導清瀾起義
奔走陜甘寧(1928-1930)
策劃領導渭華起義
不屈不撓開展兵運
創建西北工農紅軍(1931-1932)
英雄*后的口子(1934-1935)
后記英雄已去精神永存
謝子長-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節選
然而此時偌大的中國,卻是一片漆黑,謝子長目睹了陜北的黑暗與落后。軍閥的專制,土匪的搶掠,百姓的民不聊生,都讓謝子長困惑不已:他想通過教育救國,此路不通;學了一身軍事本領,卻無用武之地。這個黑暗的舊中國,出路到底在哪里?“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謝子長決定到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去尋找救國之路。1923年6月,謝子長從學兵團畢業后,毅然離開了山西,踏上了救國救民的求索之路。 在北京,謝子長結識了中國共產黨陜西組織的創始人之一魏野疇同志,并接受了不少新思想,使他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當時,魏野疇正在進行“共進社”的整頓工作。“共進社”是一個進步社團,由陜西籍旅京進步學生于19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創辦,以“提倡文化,改進社會”為宗旨,所出的刊物《共進》是五四以后全國*進步的刊物之一,在反帝反封建,傳播新文化、新思想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共進社”的會員大多是在北京求學的陜西青年知識分子,他們思想活躍,積極進步,后來許多會員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它的一些主要領導人如魏野疇、李子洲、劉天章、劉含初等,都成了陜西黨組織的創建者和著名活動家。謝子長來到北京后,就住在“共進社”總部里,在這樣思想活躍的氛圍里,謝子長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精神的營養。他仔細閱讀著《共進》刊物,接受新思想的洗禮。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