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154919
- 條形碼:9787109154919 ; 978-7-109-1549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1914-2005)》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國家985工程建設。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內容簡介
“農業穩,則天下穩,糧食豐,則天下安”,這是為中國幾千年歷史所昭示的一個樸素真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農業問題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縱觀近百年來的中國歷史,農業經過了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東北地區近百年農業的發展歷史,是中國近代農業的縮影和典范。遠在古代,東北地區農業生產在我國長期處于落后地位,直到近代,東北地區才作為一個嶄新的開發區域,逐步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發達的地區之一,發展至今,東北地區是我國的農業重點開發區、糧食主產區,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范圍界定和數據說明
六、技術路線
第二章 東北地區概況
一、東北概念的歷史演變
二、東北地區的現狀
三、東北農業發展概況
第三章 民國時期的東北農業(1914-1931)
一、民國初期(1914-1919)
二、民國中后期(19201931)
第四章 淪陷時期的東北農業(19321945)
一、東北淪陷初期(1932-1936)
二、東北淪陷中期(1937-1941)
三、東北淪陷后期(1942-1945)
第五章 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農業(19451948)
一、解放戰爭初期(1945-1946)
二、解放戰爭后期(19471948)
第六章 新中國時期的東北農業(1949-1978)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7)
二、“大躍進”時期(19581962)
三、“以糧為綱”時期(1963-1965)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第七章 改革開放時期的東北農業(1979-2005)
一、農村經營制度改革時期(1979-1988)
二、糧食生產總量導向時期(1989-1998)
三、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時期(1999-2003)
四、工業開始反哺農業時期(2004.年以來)
第八章 東北農業生產發展的演進趨勢
一、東北農業作物的結構變化趨勢分析
二、東北農業作物的單產變化趨勢分析
三、東北農業作物的面積變化趨勢分析
四、東北農業作物的總產變化趨勢分析
第九章 東北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
一、全要素生產率的基本概念
二、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度方法
三、東北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發展過程分析
四、東北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貢獻份額分析
五、東北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模式分析
第十章 東北農業增長的要因分析
一、理論假設
二、模型建立
三、回歸分析
四、主要結論
第十一章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二、政策建議
附錄
1.數據主要來源及基本處理方法
2.度量衡計量單位換算
3.主要糧食作物名稱對照表
4.自然災害、戰爭和經濟危機
5.行政區劃比較分析
6.年代對照表
7.東北三省歷史沿革
8.東北農業生產工具圖
參考文獻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節選
新的土地面積快速增長和勞動力增長相對緩慢的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東北的各級軍閥政府為了開墾荒地和移民實邊,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關內向東北移民的政策,隨著清末關內移民的進入,這種移民的數量逐漸大幅度增加,逐漸掀起了近代東北移民的高潮。 為落實移民政策,東北當局設置了專門的移民機構,并制定了專門的移民章程。首先,移民機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妥善安置移民,在東北各地設置墾殖局、墾殖分局、屯墾局、屯墾分局、難民救濟所、收容所等組織機構;二是為幫助和引導移民有計劃、有組織地移居東北,在山東、河北、河南等關內移民來源地,設立移民局和墾民旅行社等組織機構。1923年,張作霖在內蒙古東部“設立一所墾務局,對凡愿移住開墾的移民,將發給旅費、種籽及農具。新墾土地將免租賦三年”。1925年,張作霖在天津設立移民局,以便向計劃遷居東北的移民提供幫助。民國18年,為優待安排并妥善處理移民事宜,張學良“設墾民旅社于奉天,另于天津、青島、煙臺、龍口、大連、營口、長春、哈爾濱等處設分所,以招待經過墾民,照料至期地點,以免一切糾葛之苦”②。在奉天、吉林兩省設置了屯墾局,以丈放該省土地,土地丈放政策的實施大大增加了私有土地面積,土地開墾的需要增加了對勞力的需求,促進了東北移民的發展。
1914-2005-中國東北百年農業增長研究 作者簡介
王秀清,男,1966年5月生,河北隆化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考入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1993年公派留學東京大學學習農業經濟學,1995年獲北京農業大學博士學位。歷任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JIRCAS)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政策、產業組織理論、農業經濟史等。在Canadian Journal of:Economics、Ecolog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Policy Model ing、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等SSCI或SCI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在《經濟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等國家級課題10余項,省部級課題2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 李文明,男,1979年12月生,山東沂南人,博士研究生。1997年考入萊陽農學院(現青島農業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留校工作,曾任校長辦公室副科長,兼經管學院教師;2006年考人中國農業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在中國糧食研究培訓中心工作,同年任主任科員;現在國務院參事室工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糧食安全、產業經濟和農業經濟史等。在《農業經濟問題》等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篇,主筆參與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課題研究重大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6項,調研報告8項,參與出版著作5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