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跨語言的書寫-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698425
- 條形碼:9787500698425 ; 978-7-5006-984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語言的書寫-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結構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文學翻譯歷史作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從新的研究視角——文學翻譯相對于“翻譯標準”的“非同一性”切入,運用敘事學、文體學、比較詩學、接受美學、文化傳播學等學科方法對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結構——“譯者”形象、 “譯者視點”、 “譯者話語”等進行系統考察,探究其文化一文學動因、總體表征和價值效應,揭示出翻譯標準的“歷史模式”之于文學翻譯過程的功能和意義;其次,對建諸“集合話語?的翻譯文學文本的結構特質展開分析,并對作為“第二性文本”的翻譯文學文本之于總體文學體系的建構價值給予評定,以此認定文學翻譯及其文本作為特定形式的“文學事實”的功能和意義。 本書對翻譯文學文本“異”性結構所進行的歷史分析標示出翻譯研究范式的另一維度:區別于傳統翻譯研究對“理想模型”的探究和擬定,本書以文學翻譯作為特定的“文學事實”為前設建構翻譯研究的本體理論,從而使得傳統翻譯論域的諸多爭論得到合理的闡釋。與此同時,本書將文學翻譯研究納入文學理論論域,對“第二性”翻譯文學系統之于總體文學體系的建構價值給予論述,以此對文學文本研究作出相應的補證。
跨語言的書寫-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結構 目錄
引論
**章 “譯者”: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形象
**節 “譯者”與“翻譯家”:概念界定及其意義
1.1 “譯者”概念與“翻譯家”概念的界定
1.2 “譯者”概念界定對于譯語文本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翻譯家”翻譯理念與“譯者”形象的生成
2.1 “翻譯家”:譯語文本的價值目標和翻譯理念
2.2 翻譯理念·翻譯策?·翻譯方法·“譯者”形象
第三節 “譯者”形象:譯語文本結構特質的總體表征
3.1 文學文本“作者”系統與“譯者”形象
3.2 “異”性“譯者”形象:譯語文本結構特質的總體表征
【個例分析】b.a.茹科夫斯基:翻譯“創作性”選擇與“譯者”形象
第二章 “譯者視點”:翻譯文學文本“異"性構成的動因
**節 “譯者視點”與原語文本“視點原型”的概念界定
1.1 文學文本的“視點”概念及其實質
**章 “譯者”:翻譯文學文本的“異”性形象
**節 “譯者”與“翻譯家”:概念界定及其意義
1.1 “譯者”概念與“翻譯家”概念的界定
1.2 “譯者”概念界定對于譯語文本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翻譯家”翻譯理念與“譯者”形象的生成
2.1 “翻譯家”:譯語文本的價值目標和翻譯理念
2.2 翻譯理念·翻譯策?·翻譯方法·“譯者”形象
第三節 “譯者”形象:譯語文本結構特質的總體表征
3.1 文學文本“作者”系統與“譯者”形象
3.2 “異”性“譯者”形象:譯語文本結構特質的總體表征
【個例分析】b.a.茹科夫斯基:翻譯“創作性”選擇與“譯者”形象
第二章 “譯者視點”:翻譯文學文本“異"性構成的動因
**節 “譯者視點”與原語文本“視點原型”的概念界定
1.1 文學文本的“視點”概念及其實質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