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與意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47616
- 條形碼:9787562247616 ; 978-7-5622-476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與意義 內容簡介
《語言與意義》試圖透過“語言”與“意義”等當代理論的概念作為參考架構,重新考察古典詩論中有關“意在言外”與“含蓄”,甚至“寄托”與“神韻”這幾個常見的詩學觀念的具體內涵,并且重新賦予現代的理論內容與意義。本書以古典詩論中的“含蓄”審美典式作為論述的主軸,并且將此一美典擺放在“意在言外”的議題與論述脈絡中,詳細闡釋其中的歷史發展與理論內容,以及檢視不同審美典式之間可能具有的因依關系或相互的差異。本書中?每一項議題的說解,也就往往偏向于不厭其煩地引述既有的研究成果,且據以進行推演討論,提示初步考察的結果。*后,當然更希望能借此引發后續的在古典詩學相關議題上的論辯與進展。
語言與意義 目錄
“風格”的界義及其與中國文學批評理念的關系
“知音”探源:中國文學批評的基本理念之一
抒情美典與經驗觀照:沉郁與神韻
“修辭立其誠”:論先秦儒家的語用觀——兼論語言活動與道德實踐真偽的問題
“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辨——兼論審美活動與道德實踐的問題
“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
論杜甫《戲為六絕句》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
言說治療:枚乘《七發》與一場思想勸誘的游戲
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知音”探源:中國文學批評的基本理念之一
抒情美典與經驗觀照:沉郁與神韻
“修辭立其誠”:論先秦儒家的語用觀——兼論語言活動與道德實踐真偽的問題
“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辨——兼論審美活動與道德實踐的問題
“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
論杜甫《戲為六絕句》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
言說治療:枚乘《七發》與一場思想勸誘的游戲
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展開全部
語言與意義 作者簡介
蔡英俊,英國華威克大學比較文學理論博士。現為臺灣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古典詩學與當代文學理論。歷任臺灣清華大學寫作中心主任、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語文學系系主任。2000年<中國古典詩論中“辨體”觀念的理論意義》及《古典詩論中“知人論世”傳統的理論意義:“作者原意”析論>計劃主持人。多次獲得臺灣甲種研究獎勵及臺灣清華大學教師杰出教學獎。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