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是從中國,我給人寫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656211
- 條形碼:9787806656211 ; 978-7-80665-62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是從中國,我給人寫信…… 本書特色
這是一個凄惻婉轉、動人心弦的故事。
這是一段無比珍貴、永難忘懷的記憶。
1909年,儒勒·樂和甘,一名年僅24歲的法國人,告別了他那貴族出身的母親,遠赴中國,開始了他漫長的36年的外交官生涯。
他曾在成都,重慶,漢口,海口,汕頭,廣州,香港,天津,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工作和生活。歷經了舊中國從帝制到共和制,袁世凱復辟,軍閥混戰等*動蕩的時代,見證了中國的**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等歷史時刻。同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自己與家人顛沛流離,骨肉分離。*終,1945年,孤獨悲慘地死在哈爾濱。
儒勒對中國充滿了熱愛,對生活的一切細節都敏感和好奇,并隨身攜帶著照相機。他崇敬并無限迷戀母親,在中國期間,他幾乎每天給母親寫信并寄去照片。那些塵封了五十多年的信件和照片,由于極其偶然的原因,被他那1921年出生在中國重慶的女兒帶到了我們的眼前。這些資料再加上法國外交部的檔案,其價值不言而喻。
讀過儒勒·樂和甘的書信和照片,會感到一種時空的迷醉,在我們的眼下,重新復活了這個男人的一生,重新復活了我們的歷史。
是從中國,我給人寫信…… 內容簡介
1909年,儒勒·樂和甘,一個24歲的法國青年,在遠東語言學院學過中文以后,辭別沒有結過婚的母親,來到中國,做他的“學生翻譯官”(在他的信中稱為“副領事”),自此開始了他在中國漫長的36年外交官生涯,直至1945年在哈爾濱離奇地死去——據說死于高血壓,但見過他*后一面的法國傳教士沙萊葉耶則堅信他死于食物中毒,“毒藥是日本人通過買通他自己的中國廚師放入的”。
從成都、重慶、漢口、汕頭、廣州、香港、天津、北京、上海,直到*后一站哈爾濱,儒勒·樂和甘經歷了中國從帝制到共和制、袁世凱復辟、軍閥混亂等*動蕩的時代,見證了中國的兩次內戰和抗日戰爭等歷史時刻。
24歲的儒勒在首次穿越東北時告訴母親:“是從中國,我給你寫信。”36年中,儒勒給家人寫了無數的信,在他母親也來到中國之前,他幾乎每天一封信,信中不時夾雜著照片。“這些信件在閣樓的箱子里放了三四十年”,被他1921年在重慶出生、長到16歲離開中國的女兒發現,因此有了這本書信和敘述交織的傳記。
儒勒·樂和甘的這些書信,不僅僅是家書,雖然“他只是在私密的場合,謙虛地講述著他的日常生活”,但他不時顯露出的記者般重現真實的功力,以及詩人的敏感和小說家的想像力,使逝去的歷史,“就這樣在字里行間重現”。
是從中國,我給人寫信…… 目錄
前言 一生的旅行/博里斯·馬爾坦
**部分 1909~1912 學徒歲月
第二部分 1913~1926 成熟歲月
第三部分 1927~1945 苦難歲月
儒勒·樂和甘在華期間歷史事件年表/個人年表
是從中國,我給人寫信…… 作者簡介
博里斯·馬爾坦,曾任法國《人道報》總編,撰有多部文集。
瑪利·樂和甘,本書故事主人翁儒勒·樂和甘的女兒,1921年出生于中國重慶,現居巴黎。
譯者
張宇凌,重慶人,女,留學法國6年,曾在瑪利·樂和甘的家中居住過。現居北京。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