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27217
- 條形碼:9787300127217 ; 978-7-300-1272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本書特色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經濟學系列教材。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目錄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節選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內容簡介:國際經濟是國內經濟運動跨越國界的延伸。國際經濟學是用一般經濟學原理分析國際經濟關系和國際經濟運動的產物,屬于應用經濟學的范疇,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學科。目前世界各國幾乎所有的高校在其所屬的經濟學科專業中,都將國際經濟學作為重要的經濟學分支予以開設。1998年成立的教育部首屆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建議中國的財經類專業將《國際經濟學》列為必修課程。本教材是依據中國人民大學提交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體系中《國際經濟學大綱》,并結合該分支學科的一些新規范內容進展編寫的,可供財經類學生作為教科書使用,或其他專業人士參考。《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的編寫者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起,每年均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內外講授該學科,也曾在歐美的大學講授過該課程。這本教材是在編寫者教案的基礎上,請教前輩,求助于同行,并讓學生多次對講授和教案進行評估,*終形成的。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外大量的教科書,盡量以規范為主旨,把握學科基本內容,同時注重保持與國外通行主流教材在內容、結構、體例上的一致性。由于國際經濟實踐的迅猛發展,且囿于編寫者的水平,教材中肯定存在許多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真誠希望讀者指出,以便今后對本教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訂。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相關資料
插圖:一、國際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以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為基本內容的當代國際經濟學,也稱為西方國際經濟學,產生于20世紀的40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特殊的國際背景、經濟學理論的變革和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為當代國際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和現實動因。西方經濟學為國際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基本的結構框架、主要的分析工具。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有必要對西方經濟學的歷史發展沿革做一個簡略的回顧。(一)西方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回顧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歷史進程,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家庭曾經是人類從事生產與消費活動最為普遍的基本單位。在經濟學說史上,將與這一經濟模式相適應的家政學中有關經濟學的內容視為經濟學的史前階段。家政學的研究對象是家庭,即在既定收入的條件下,如何追求家庭最大的經濟福利。這是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即便是今天,只要一個家庭的收入是有限的,家庭成員是理性的,該命題依然是正確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單個家庭之間在經濟上開始發生聯系,形成新的、具有獨立經濟運行決策的基本單位,對一個家庭的研究擴展到對這一新的生產單位的研究,即開始研究企業的行為了。在自由競爭條件下,企業行為的核心內容是:企業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如何取得最大利潤;要素提供者在收人既定的情況下,如何使效用最大化。因此,經濟學也就從家政學發展到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人們對于微觀經濟學不同問題的看法,如研究價格問題、消費者行為問題、生產理論、廠商均衡、要素價格以及福利經濟學,等等。在微觀經濟學中,人們認為,企業在解決生產什么的問題時,由貨幣選票(以腳投票)決定;在解決如何生產的問題時,通過競爭決定生產中使用的技術;而在解決為誰生產的問題時,則由要素價格決定。人們在研究企業時,十分注重資源的有效配置,注重收入分配的激勵性,考察商品與要素市場的有效性。當一個國家的所有微觀經濟活動主體有機地結合成為國民經濟時,宏觀經濟問題便進人了研究者的視野。作為一個國民經濟,即宏觀經濟,它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如經濟周期、商品市場的均衡、貨幣市場的均衡、需求管理,等等。概括地講,宏觀經濟的目標有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國際收支平衡。而作為宏觀經濟中各個微觀經濟單位,追求的仍然是經濟福利,即如何在資源既定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利潤,以及人們在收入既定的條件下獲得最大效用。由于宏觀經濟目標中存在著國際收支平衡,這意味著經濟的開放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有機產物。宏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同的經濟體之間形成了內在的經濟聯系,這種聯系已經成為宏觀經濟運行的必要條件,從而表明研究國際經濟關系的客觀基礎已經具備,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經濟學分支學科也就應運而生了。
國際經濟學簡明教程 作者簡介
黃衛平 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作為富布賴特高級學者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作研究。任教育部經濟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高評委員會委員,社科院美國所、亞太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美國經濟學會、歐盟經濟研究會等學會的理事或常務理事,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國際顧問組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國際商務、經濟發展等。主要代表作有:《GATT與走向開放的中國經濟》、《亞洲經濟中的龍》、《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發展經濟學》(第2版)、《走向全球化》等。 彭剛經 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世界反貧困、中國經濟發展理論、戰略、政策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代表作有:《國際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發展經濟學》(第2版)、《西方公司理財實務》、《國際營銷渠道策略》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