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8060
- 條形碼:9787303108060 ; 978-7-303-1080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本書特色
《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南帆卷》:關于文學,關于世界他們從未止歇的激情伴隨自覺的文化探詢總是在*具探索性的問題意識之后如期而至面對文學的困境、局限與悖論,他們始終堅執子嚴肅的激情,以無限接近那些可以想象的真實。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目錄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節選
《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南帆卷》主要內容簡介:迄今為止,我愈來愈經常遭遇的詢問之一是——還在從事文學研究嗎?我聽得出來,這種詢問包含了某種憐憫。不識時務,冥頑不化,這是憐憫背后的潛臺詞。當然,這些詢問具有多種背景。多數人的參照是社會廣泛認可的那些令人羨慕的職業,例如銀行家、市長或者企業的CEO。一個人怎能無視功名,胸無大志地沉溺于吟花弄月,卿卿我我?哪怕是做那些風險很大的股市操盤手,金融世界里的搏殺是不是也比字雕句琢好一些?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相關資料
作家真的那么了解他自己寫下的一切嗎?其實,意義并不是話語生產者可能完全壟斷的。“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作家的本人意圖的確是意義生產的一個參照,但是這種參照的價值遠不如原先想象的那么重要。許多作家的意圖可能驚人地宏大,但是他們的作品卻十分渺小;個別作家可能胸無大志,卻在無意之間留下了傳世之作。當然,完全否認作家在意義生產之中的作用,拒絕了解作家的意圖,這是“新批評”學派興起之后的事情了!靶屡u”學派將崇拜作家視為一種浪漫主義的陋習!靶屡u”號稱實行一種“客觀主義”或者“本體論”的批評。他們認為,作品是文學批評的唯一依據,作品之外的因素不該對文學批評形成干擾。威廉.K.維姆薩特和蒙羅.C比爾茲利聯合發表了著名論文《意圖謬見》。在他們眼里,作家的意圖已經是文學批評的障礙:“文學批評中,凡棘手的問題,鮮有不是因為批評家的研究在其中受到作者‘意圖’的限制而產生的。”維姆薩特和比爾茲利論證說,作者對于作品的精心構思并不是衡量作品價值的標準。如果詩人成功地做到了他所要做的事情,那么,他的詩已經表明了一切。鑒定一首詩猶如鑒定一塊布丁或者一臺機器一樣,人們只有從一個產品所起的效用中才能推知設計者的目的。詩可以不關心作者的意圖,這是詩與應用文的不同之處。在這個意義上,詩是自足的存在。維姆薩特和比爾茲利這方面的觀念得到了普遍的肯定:作品誕生之后已經屬于公眾,它不再接受作者用意的支配,“對文藝作品的評價是大眾范圍的,而這作品不是依照作者本人的如何來衡量的!雹
南帆卷-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 作者簡介
南帆,本名張帆,1957年出生。現為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文聯主席、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閩江學者”、福建師范大學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學理論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沖突的文學》《文學的維度》《隱蔽的成規》《雙重視域》《后革命的轉移》《五種形象》《文學理論》等。并出版多部散文隨筆集,曾獲得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散文家獎等多個獎項。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