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提問孟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886295
- 條形碼:9787533886295 ; 978-7-5338-8629-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提問孟子 本書特色
《提問孟子》:孟子自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孟子說的是真話,他的畢生之功,就是學習和弘揚孔道。 孔子首創私學,力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孟子則全力以赴于時雨化人的“君子之教”,高舉起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文大旗。 孔子倡言仁學,強調“仁以為己任”。孟子將“仁”由德行推向政事,以仁“一天下”,行仁政,施王道,推出傳頌千古的十字箴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孔孟二人是血脈相通的。孔子世稱“至圣”,而孟子則世稱“亞圣” ,他們兩人精心打遺的儒道則被世人稱為“孔孟之道”。
提問孟子 內容簡介
孟子自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孟子說的是真話,他的畢生之功,就是學習和弘揚孔道。
孔子首創私學,力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孟子則全力以赴于時雨化人的“君子之教”,高舉起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文大旗。
孔子倡言仁學,強調“仁以為己任”。孟子將“仁”由德行推向政事,以仁“一天下”,行仁政,施王道,推出傳頌千古的十字箴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孔孟二人是血脈相通的。孔子世稱“至圣”,而孟子則世稱“亞圣”,他們兩人精心打遺的儒道則被世人稱為“孔孟之道”。
提問孟子 目錄
第二章 人性本善
第三章 樂育英才
第四章 民貴君輕
第五章 利義之爭
第六章 浩然正氣
第七章 岳岳亞圣
提問孟子 節選
《提問孟子》內容簡介:提問對人來說真是個奇妙的東西,它會使人興奮,使人坐臥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個問題解決了,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任何一個人都永遠生存于提問和被提問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提問是驅動思想發展的真正的“永動機”。
提問孟子 相關資料
插圖:孟答:這是一種泛指,一種借喻。宋代朱熹對此的注釋是:“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代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于天地,故日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里不是單純地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成就王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