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85256
- 條形碼:9787030285256 ; 978-7-03-02852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本書特色
為配合長江三峽工程建設,重慶市文物部門報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組織全國各省、市有關文物考古單位參加庫區淹沒線以下文物的搶救性發掘。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自1993年至2001年,先后對新浦遺址進行了六次考古發掘,對老油坊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
本書是三峽庫區新浦與老油坊遺址的考古發掘專題報告。通過對這兩個遺址夏一漢代、宋代、明清時期遺存的發掘與研究,為三峽庫區考古學文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三峽庫區新浦與老油坊遺址的考古發掘專題報告。通過對這兩個遺址夏一漢代、宋代、明清時期遺存的發掘與研究,為三峽庫區考古學文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本書可供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以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目錄
一、歷史沿革
二、地理環境
第二章 新浦遺址
一、遺址概況、發掘經過及資料發表情況
(一)遺址概況
(二)發掘經過
(三)資料發表情況
二、地層堆積與文化分期
(一)地層堆積
(二)文化分期
三、新浦下層遺存
(一)遺跡
(二)遺物
四、新浦上層遺存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節選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乙種第16號)》是三峽庫區新浦與老油坊遺址的考古發掘專題報告。通過對這兩個遺址夏-漢代、宋代、明清時期遺存的發掘與研究,為三峽庫區考古學文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奉節新浦與老油坊(乙種第16號)》可供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以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奉節新浦與老油坊 相關資料
插圖:依據《奉節縣志》記載①,奉節,地處四川盆地東部,東鄰巫山縣,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連云陽縣,北接巫溪縣,長江橫貫中部。境內溪流交錯,山巒起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東西寬71.4 公里,南北長97.7 公里,轄區面積4099.2 8平方公里,人口90多萬。縣城永安鎮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奉節歷代為路、府、州、郡治地。以古九州而言,奉節地跨荊、梁二州之域;周初,是巴國的屬國——夔子國屬地。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滅夔,乃為楚屬庸國之魚邑。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改名魚復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孫述據蜀稱帝,在瞿塘峽側山頭筑白帝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敗歸白帝城,改魚復為永安縣。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名人復縣,隋開皇年間稱民復縣,以后直至唐貞觀年間,仍名人復縣。其問交替屬巴東郡、永安郡、信州、夔州。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縣。宋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夔州路轄數十余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屬夔州路,設總管府于白帝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夔州,十四年(1381年)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夔州府。其間,清順治元年(1644.年)春,張獻忠軍陷夔州,奉節屬大西農民政權。“民國”元年(1912年)尚存夔州府。以后,先后隸川東道、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隸萬縣專區(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