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經濟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478302
- 條形碼:9787508478302 ; 978-7-5084-783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法 本書特色
本書考慮到學生今后工作的需要,重點挑選了市場經濟活動中*基本、*具普遍適用性的法律、法規進行編寫。在內容上,突出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特點,站在學生未來工作的角度,通過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將如何維護合法權益、如何進行程序性的操作,鮮明體現在每一章節,如在企業法的介紹中著重于公司的設立程序,在權利的救濟的介紹中強調自我維權的手段。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產權法,以及對權利的救濟等經濟生活中經常涉及的內容納入教材。同時,根據不同專業對教學內容需要的差異性,在教材內容上采取各專業共學和選學兩部分的彈性設置方式,以滿足教學內容夠用。每章選用了案例分析和思考題,以鞏固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經濟法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高職高專法律課程的要求,采取系統化、通俗化的寫法,強調實用性,力求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在內容選取上,主要挑選了市場經濟活動中*基本、*具普遍適用性的法律、法規進行編寫,貼近賣際,理論適中。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法的基本知識、經濟仲裁與經濟審判法律制度、企業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市場運行法律制度、工業產權法律制度及金融法律制度等。在教材結構設計上,從案例出發,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導出必要的概念和方法,設計相關鏈接、案例分析等專欄,以鞏固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書具有通用性,既適用于高職高專與大中專院校的管理類、財經類等專業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也可作為企事業單位員工普及法律知識的培訓用書,同時也是一本對于廣大社會讀者有益的讀物。
經濟法 目錄
**章 經濟法導論
**節法的基本理論
一、 法的概念
二、法的特征
三、法的淵源
四、法的效力
五、法的解釋
六、法律關系
七、法律責任
【思考與練習】
第二節 經濟法概述
一、經濟法的概念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三、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經濟法 節選
《經濟法》針對高職高專法律課程的要求,采取系統化、通俗化的寫法,強調實用性,力求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在內容選取上,主要挑選了市場經濟活動中*基本、*具普遍適用性的法律、法規進行編寫,貼近賣際,理論適中。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法的基本知識、經濟仲裁與經濟審判法律制度、企業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市場運行法律制度、工業產權法律制度及金融法律制度等。在教材結構設計上,從案例出發,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導出必要的概念和方法,設計相關鏈接、案例分析等專欄,以鞏固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經濟法》具有通用性,既適用于高職高專與大中專院校的管理類、財經類等專業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也可作為企事業單位員工普及法律知識的培訓用書,同時也是一本對于廣大社會讀者有益的讀物。
經濟法 相關資料
第一節法的基本理論【學習目標和技能要求】在學習經濟法之前,應該對法律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本節中要求學生主要了解法與法律的概念、法的淵源、法的效力、法的解釋、法律關系等相關基本知識。【本節引例】2007年3月,楊某駕駛出租車在國家博物館北門前的人行道上臨時停車送客,隨后被交警攔下,交警稱楊桌違章停車,依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九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對其作出了200元罰款的決定。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條明確規定,對違法臨時停車的處罰,交警應口頭警告,而不是直接處罰200元。那么,對于此案應適用哪個規定呢?一、法的概念法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生產工具十分簡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共同獲得生活資料。這種集體勞動的結果,必然形成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在分配方面是平均分配,共同消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那時沒有私有制,沒有剝削和階級的劃分,因此,也就不存在作為階級專政工具的法,但卻存在與當時經濟基礎相適應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規范,即氏族組織和習慣。原始社會后期,由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三次社會大分工以后,使當時以氏族制度為主要形式的社會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氏族內部原來的血緣關系弱化或瓦解,氏族內部逐漸劃分為富人和窮人,社會中出現了奴隸和奴隸主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新的制度代替氏族制度,而且需要新的社會習慣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于是便產生了國家,統治階級為了實現其統治,不僅要借助國家這個暴力機器,還需要有一種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的行為規則,并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作為其實現統治的工具,這就是法。由此可見,法是由國家制定的,以權利義務為調整機制并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調整行為關系的社會規范;法是統治階級實現社會目標的工具。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