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87816
- 條形碼:9787030287816 ; 978-7-03-0287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本書特色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第6輯)》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內容簡介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第6輯)》致力于介紹近些年來在西方蓬勃發展的演化經濟學,展現中國學者在演化經濟學這一新的經濟學研究范式中取得的成果,并為中外學者就演化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及其應用問題進行討論和對話提供平臺。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專輯收錄的論文除了烏爾里希·維特(Ulrich witt)教授關于“演化經濟學是什么”的一篇專稿外,還有賈根良教授的題為“美國在經濟掘起之前為什么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論文,其他幾篇均為“第三屆中國演化經濟學論壇暨年會(2010年·杭州)”的人選論文,其主題皆圍繞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展開,內容涉及對產權的社會契約性質的探討、馬歇爾對創新經濟學思想史的貢獻、分配正義問題的演化經濟學視角、關于我國產業集群創新與升級問題的演化發展經濟學分析以及企業的知識尋供型研發問題等。集中并突出了演化與創新經濟學等國內外廣泛關注的重要學術話題,也與我國制度創新深化與自主創新戰略這兩大實踐主題相呼應。 本專輯可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學理思考與借鑒,亦可作為政府科技領域的高層領導、企業高級技術主管、大學與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與科技工作者的參考用書,尤其適合理工科、管理學等專業以及社科、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及博士生,對于想了解和深入研究演化與創新經濟學的人更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目錄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節選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第6輯)》致力于介紹近些年來在西方蓬勃發展的演化經濟學,展現中國學者在演化經濟學這一新的經濟學研究范式中取得的成果,并為中外學者就演化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及其應用問題進行討論和對話提供平臺。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專輯收錄的論文除了烏爾里希·維特(Ulrich witt)教授關于“演化經濟學是什么”的一篇專稿外,還有賈根良教授的題為“美國在經濟掘起之前為什么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論文,其他幾篇均為“第三屆中國演化經濟學論壇暨年會(2010年·杭州)”的人選論文,其主題皆圍繞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展開,內容涉及對產權的社會契約性質的探討、馬歇爾對創新經濟學思想史的貢獻、分配正義問題的演化經濟學視角、關于我國產業集群創新與升級問題的演化發展經濟學分析以及企業的知識尋供型研發問題等。集中并突出了演化與創新經濟學等國內外廣泛關注的重要學術話題,也與我國制度創新深化與自主創新戰略這兩大實踐主題相呼應。本專輯可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學理思考與借鑒,亦可作為政府科技領域的高層領導、企業高級技術主管、大學與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與科技工作者的參考用書,尤其適合理工科、管理學等專業以及社科、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及博士生,對于想了解和深入研究演化與創新經濟學的人更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演化與創新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輯(總第6輯) 相關資料
插圖:這些解釋將在下一部分更詳細地解釋。但在此之前,需要稍加離題地涉及方法論層面的問題以完成對爭論的三個層面的討論。這里的爭論圍繞著這個問題而展開:如何解釋在任何特定時點上的經濟演化導致了那些具有歷史特殊性的條件和事件。這場爭論始于凡勃倫。他采取德國歷史學派的方法論立場闡述他那種形式的演化經濟學。這場爭論的前奏就是19世紀末的方法論之爭。①這里不討論這個前奏。可以說,如果按照流行的諷刺來理解歷史學派的立場,將其視為一種完全是描述性的、反理論的歷史主義,否認經濟學中的一般假設和演繹推理的可能性,那么就難以理解凡勃倫的傾向。早期歷史學派過于強調歷史檔案,以一種極具描述性特征的形式登記和復制不同制度下盛行的經濟條件的資料。但這并不意味著理論推導是不可能的。歷史學派可以被看做19世紀流行的后啟蒙運動經驗主義的一部分。在科學中,這種經驗主義,即決心去揭示歷史事實是什么、化石遺跡看起來像什么以及去記錄這些發現,具有與洪堡、萊爾、赫歇爾、華萊士等人的名字相聯系的自然主義運動的特征。在周游世界后,研究者著書立說,在學術會議上提出他們的觀察和發現。要了解自然,就意味著首先要掌握它的林林總總。一些類似于自然主義者的態度似乎吸引了凡勃倫,他想要將自然主義的視角擴展到經濟演化。因此,他支持這樣一種方法論:主要從重建歷史習慣、制度、技術等,以及它們歷史上在其中得以發生的秩序開始的方法論。當然,如果說在任何時候,歷史描述都是說明自然狀態或者經濟具有歷史獨特性的唯一方法,那么演化生物學將會歸納自然史,而演化經濟學將會歸納經濟史,但事實并非如此。關于歷史記錄中表現出來的一般因果關系和機制的理論思考是可能且富有成效的。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遺傳規律以及最近的生物物理學基礎,都是關于歷史記錄如何發生的一般假說。同樣,具有特定時代特征的特定經濟條件和事件可能具有歷史獨特性,但這并不一定是它們得以產生的方式以及在不同狀態之間發生轉變的模式。也許可以認為,這些變化機制是具有更一般的性質的機制,因此它們產生了經濟史中可以通過一般性假設來解釋的反復出現的特征。經濟現象表現出的歷史偶然性在方法論上的挑戰留下了大量要作出回應的選擇。這些選擇在對演化經濟學的不同貢獻中得以實現,與它們特定的本體論和啟發式立場無關。的確,似乎有一種所有本體論和啟發式立場都接受的趨勢,那就是不同的解釋上的挑戰需要不同的方法論回應。回應的一種方式是為已觀察到的技術及其知識基礎的變化建立歷史的敘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