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9115
- 條形碼:9787500489115 ; 978-7-5004-8911-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本書特色
長江三峽地區(qū)的地域、歷史條件和民族因素使這里成為多種宗教文化的際會之地,既有遠古流傳下來的原始宗教信仰,又有土生土長的道教,還有逐漸中國化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復雜的宗教文化是三峽地區(qū)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到本地區(qū)人們的禮儀、倫理、思維及民風習俗,對本地區(qū)的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都產生過復雜的作用,不了解三峽宗教的歷史與現狀,就很難全面、深刻地認識三峽文化。本書全面闡述了長江三峽地區(qū)各種宗教與宗教事像的歷史、現狀及其區(qū)域性特征。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了長江三峽地區(qū)各種宗教與宗教事像的歷史、現狀及其區(qū)域性特征。縱向梳理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以及伊斯蘭教等人為宗教在三峽地區(qū)的傳播歷程、特點和復雜影響,以巫教為代表的三峽民間宗教信仰崇拜的形成、沿革和存留狀態(tài);橫向描述了三峽地區(qū)宗教與民俗、藝術等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的滲透互融,以及各種宗教與宗教事像在現實三峽區(qū)域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目錄
一、三峽地域環(huán)境與宗教
1.三峽自然環(huán)境與宗教
2.三峽人文歷史與宗教
3.三峽少數民族與宗教
二、三峽宗教的歷史變遷
1.三峽古代宗教
2.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三峽宗教
3.新中國成立前后三峽宗教的變化
4.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三峽宗教
三、三峽宗教信仰特點
1.人為宗教世俗化趨勢日益明顯
2.“三教合一”、“多教合一”現象普遍
3.民間宗教信仰繁雜
4.地理分布特征明顯,宗教場所眾多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節(jié)選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全面闡述了長江三峽地區(qū)各種宗教與宗教事像的歷史、現狀及其區(qū)域性特征。縱向梳理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以及伊斯蘭教等人為宗教在三峽地區(qū)的傳播歷程、特點和復雜影響,以巫教為代表的三峽民間宗教信仰崇拜的形成、沿革和存留狀態(tài);橫向描述了三峽地區(qū)宗教與民俗、藝術等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的滲透互融,以及各種宗教與宗教事像在現實三峽區(qū)域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相關資料
1.三峽古代宗教在三峽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先后傳人了多種宗教。佛教于西漢末東漢初,道教于東漢末期先后流播。伊斯蘭教于元朝由陜甘一帶回民傳人重慶,也有600多年歷史。東漢時,道教和佛教已傳人枳地(今涪陵市)。唐宋時,觀廟漸多,道佛興盛,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天主教開始在涪州傳播。光緒三十二年(1906),基督教傳人。歷史上,重慶主城區(qū)曾長期是五種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重點活動地區(qū)之一。五種宗教傳人重慶城區(qū)的時間有先有后。佛、道教在重慶城區(qū)建立寺觀的時間均在唐代。天主教和基督教則是鴉片戰(zhàn)爭后才大量傳人。重慶市有一批歷史悠久的寺觀教堂。渝中區(qū)羅漢寺、梁平雙桂堂、南岸慈云寺、九龍坡華巖寺、大足圣壽堂、南岸老君洞、重慶清真寺、天主教民生路若瑟堂和基督教社交會堂等,在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佛教、道教傳人恩施,始于唐代,宋、元相繼發(fā)展,至清初計有大小寺廟道觀80余座。清末民初,由于火災、兵禍或年久失修,有所損壞。據光緒《巴東縣志》記載,瀕臨長江的巴東縣治以南一里的漢壽寺,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縣治以西一里的洪山寺,建子唐開元年間(713-742)。據清同治三年(1864)編撰的《宜昌府志》統計,東湖(今宜昌城區(qū)和夷陵區(qū))、長陽、興山、長樂(今五峰)、歸州(今秭歸)等縣共有寺觀256處。其中僅東湖縣就達127處。清末民初,跨越西陵峽兩岸的秭歸縣內有宮、觀17處,寺、庵21處,祠、廟22處。2.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三峽宗教(1)三峽上段宗教文化的大發(fā)展抗戰(zhàn)爆發(fā)后,隨著重慶被確定為戰(zhàn)時陪都,三峽上游地區(qū)因未受到戰(zhàn)火肆虐,宗教園體信眾的大量西遷來渝,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這五大宗教置身于抗日救亡運動,不僅為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宗教自身也獲得了巨大發(fā)展。
長江三峽宗教文化概論 作者簡介
胡紹華,男,1951年11月生,博士,三峽大學長江三峽發(fā)展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民間文學與區(qū)域文化,出版學術專著《宗教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三峽民間藝術概論》等4部,在《光明日報》、《外國文學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