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38122
- 條形碼:9787811138122 ; 978-7-81113-81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本書特色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高等院校設計藝術專業教材。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目錄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節選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內容簡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材。介紹環境景觀的定義、構成要素、設計理論及其生態學的關系,以大量的案例說明城市環境景觀、景觀建筑、水景觀、環境景觀種植等的設計,并以湖南麓谷中心區為例來詮釋環境景觀設計表達。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相關資料
插圖:區域氣候或稱大氣候是一個大面積區域范圍中的氣象條件和天氣模式。其氣溫、降雨量、風、太陽輻射和濕度等要素對大的景觀環境有著重要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區氣候差異懸殊。如北方的大陸性氣候、沿海的海洋性氣候、南方的濕熱氣候、云南的高原氣候、四川的盆地氣候、吐魯番的沙漠性氣候等。為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景觀設計中應作出相應處理,如沿海地區要防止強風和暴雨,高原之地則應充分利用太陽能,此外還要注意“城市熱島效應”和“城市風”。城市中由于存在大量的瀝青路面和混凝土建筑,使得城市區域的空氣平均溫度、瞬時溫度值都高于郊區及鄉村,形成所謂的城市熱島現象。對風而言,當大氣系統背景風速很大時,地面風進入市區,粗糙的城市下地面層使得市區風場變得極為復雜,表現為平均風速明顯小于郊區,風向分布基本無規律可循,部分地區形成風影區(無風區)和強風區;而當大天氣系統背景風速較小或無風時,城市風場即為由城市熱島現象引起的熱力紊流,稱為“城市風”,這種風常被認為是“污染風”。②地形氣候。地形氣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包括凹凸程度、坡度和坡向)對基地的日照、溫度、濕度、氣流等小氣候因素產生影響,從而使基地的氣候條件有所改變而形成的。在地形氣候中,人們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濕度和溫度的巨大差異。例如,日輻射小、通風好的坡面夏季較涼爽;日輻射大、通風差的坡面則冬季較溫暖,因此,在景觀設計中不可忽視。一般地,對規模較大,有一定地形起伏的基地應考慮地形氣候的因素;而規模小、地形平坦的基地則可忽略。③微氣候。由于基地地表的坡度和坡向、土壤類型和濕度、巖石性質、植被類型和高度、水面大小和有無以及人為因素等的不同使熱量和水分收支不一,從而形成了近地面大氣層中局部地段特殊的氣候,即微氣候。在某一區域內有許多微氣候,每一種微氣候數據都要通過多年的觀測積累才能獲得。通常先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然后進行實地觀察,從而合理地分析與評價基地的地形起伏、坡向、植被、地表狀況、人工設施等對基地日照、溫濕度、風向風速等的影響。微氣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人們在環境中的體感舒適度,因此是城市戶外環境設計中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環境景觀設計原理 作者簡介
黃春華,女,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大學建筑學專業畢業,日本立命館大學理工學部訪問學者,中南大學土木工程與規劃管理專業在讀博士,現任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系湖南工業大學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學科帶頭人,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會員,株洲市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一直從事規劃與建筑設計教學及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工程設計20多萬平方米;先后分別在核心期刊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篇,出版專著2本。承擔了科研、教研課題31項,其中主持參與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教研課題1O項,廳級科研、教研課題16項。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市設計競賽一、二等獎各1項,校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各1項。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及應用研究;建筑設計及人居環境研究;建筑節能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現代設計理論與文化研究。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