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老子-國學經典藏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729108
- 條形碼:9787538729108 ; 978-7-5387-291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國學經典藏書 本書特色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經典之一,與《莊子》如雙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五千言》,內容包羅了宇宙觀、人生論、認識論、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治國興邦等方方面面。所以,魯迅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位真正的哲學家!独献印菲滢q證的思維方法,精到的處世策略,今天讀來仍然十分鮮明。本書先列“原文”,隨后附“注釋”,逐字逐句試解的“譯文”,以及“章旨”,領你進入這一古老文化寶藏地。
老子-國學經典藏書 目錄
老子-國學經典藏書 節選
《老子》是“國學經典藏書”系列叢書之一。它選取了《老子》的精華部分,配以精美的圖片,力求從道學這一角度展現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國學的精萃,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學、熱愛國學。閱讀《老子》,讓您領略傳統文化別樣的風情,在書山瀚海中獲得充實的閱讀快樂,讓您在輝煌的藝術文化中獲得審美享受!
老子-國學經典藏書 相關資料
【譯文】可以用語言講清楚的“道”,它就不是哲學意義上真正的永恒的“道”;同理,可以用言辭說出來的“名”,它就不是哲學意義上永恒的“名”!盁o”,是天地的初始;“有”,是萬物的根源。所以,經常從“無”中去認識“道”的奧妙;經常從“有”中去觀察“道”的邊際!盁o”和“有”這兩者,來源相同卻具有不同的名稱,它們都可以說是極其幽深的。極遠極深,是一切變化的總源頭!菊轮肌坷献拥谝淮翁岢觥暗馈边@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體系核心。它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微妙玄虛。它的含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考。它不具有任何質的形式,是一種神秘的精神實體。因此說這一章是全書的總綱。人們的探索是循序漸進的,對于“道”的解釋是有局限性的,要想全面地掌握“道”的內涵,還需要長期地探索和研究,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本來沒有名字,那么人們命名時根據的只是某一方面的特征、情態,所以說,“名可名,非常名”。【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就預示丑的觀念同時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同時產生了。有和無相互依存,難和易相反相成,長和短相互比較,高和低相互依靠,音和聲相互和諧,前和后相互隨順,這是永恒不變的對立統一。因此,圣人以“無為”的態度去處世,實行“不言”的教化;任憑萬物自然地生長變化而不去強為主宰,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業就而不居功。正是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被淹沒!菊轮肌勘菊聝热莘譃閮蓚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一切對立的事物都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集中鮮明地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的存在及相互作用的關系,論述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則。在前一層意思的基礎上,后一部分提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主張一切順應自然的發展,不摻雜個人的意志和欲望。只有“不為始”、“弗有”、“弗恃”、“弗居”,才能獲得“不去”的結果。這種“功成而弗居”的不爭思想,有利于統治者治國!咀g文】在上者不推崇賢能之人,使百姓不爭功名利祿;不看重金銀珠寶,使百姓不去偷盜;不炫耀那些能誘發人貪欲的東西,使百姓的思想不被攪亂。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心靈空虛,填飽百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意志,增強百姓的筋骨。永遠使百姓沒有奸詐的心智,沒有貪婪的欲望,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以“無為”的方式去處理世間之事,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菊轮肌窟@一章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他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為”的境界。歷來認為,老子在這里極力鼓吹愚民政策,他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其實,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動亂不安、矛盾突出的根源在于差別的存在,意圖用減少差別、恢復淳樸民風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是他進步的主張。他認為,現實社會中統治者任用賢能,看重貴重稀有的珠寶財富,這是擾亂人心,是造成社會動亂的根源,因此,必須堅決杜絕!咀g文】“道”是空虛的,但是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它是那樣深邃啊,好像是萬物的宗主。它不露鋒芒,脫離糾紛,蘊蓄著光明,混合著塵埃。它是那樣幽隱啊,似無而實存。我不知道它是從哪里產生的,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它就存在了!菊轮肌窟@一章是對“道”的描述和贊頌。承接第一章的內容“無形”,老子稱頌“道”雖然虛不見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從“橫”的角度談,“道”是無限博大,用之不盡;再從“縱”的角度談,“道”又是無限深遠,無以追溯其來歷,好像是自然萬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由此說來,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生天帝,繼生萬物。“道”空虛無形,卻比創造萬物的天帝更根本,“道”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譯文】天地無所偏愛,把萬物當芻狗一樣對待,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無所偏愛,把百姓當芻狗一樣對待,聽任百姓自己成長。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嗎?雖空虛卻不會窮竭,越動。它的風就越大。政令繁多而屢次失敗,不如持守虛靜。【章旨】這里由“天道”論“人道”,由“自然”推論“社會”,在邏輯上是從特殊性中推出普遍性,核心思想是闡述清靜無為的好處。天地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不分春夏秋冬,沒有愛憎恩怨,公平對待萬物。圣人也依循天道的規律治國,公平對待百姓。本章用具體比喻說明如何認識自然和正確對待自然,論述天地本屬自然,社會要順乎自然,保持虛靜,比喻鮮明生動。而現實社會中的統治者卻習慣發號施令,窮兵黷武,看起來實現了雄才大略,實際上卻違背了天道規律,是錯誤的行為!咀g文】生養天地萬物的“道”,是永恒存在而不會停息的,這是微妙的母體。微妙深奧的母性之門,就是天地的根源。它綿綿不絕好像永存于世,運行不停而不知倦怠!菊轮肌勘菊吕^續描述和頌揚“道”的意義和功能!暗馈庇篮愦嬖冢侵淙f物發展變化的主宰,空虛幽深,作用無窮,孕育萬物,生生不息。從時間而言,它歷久不衰,天長地久;從空間而言,它無處不在,無窮無盡。論述了“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P10-19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