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01016
- 條形碼:9787547501016 ; 978-7-5475-010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本書特色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14卷)》是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的。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內容簡介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原名《昆曲精編教材300種》)是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遺產而進行的一項重大藝術工程,也是上海戲劇學院教育高地整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共分20卷,每卷15種。其結構框架分別為基礎劇目、行當特色劇目、必學常演劇目和挖掘整理的劇目,具有系統性、示范性、實用性等特點。它既是每一位從事昆曲藝術的學生及劇團專業工作者所**的教材,也是古典藝術愛好者及昆曲藝術愛好者們的良師益友。傳統昆曲藝術中的精華及其所散發出來的清香,將由此而讓我們充分地領略和品味。 本套叢書由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編輯。 本卷為戲曲學院戲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項目成果。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目錄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節選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14卷)》主要內容簡介:《昆曲精編劇目典藏》(原名《昆曲精編教材300種》)是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遺產而進行的一項重大藝術工程,也是上海戲劇學院教育高地整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共分20卷,每卷15種。其結構框架分別為基礎劇目、行當特色劇目、必學常演劇目和挖掘整理的劇目,具有系統性、示范性、實用性等特點。它既是每一位從事昆曲藝術的學生及劇團專業工作者所**的教材,也是古典藝術愛好者及昆曲藝術愛好者們的良師益友。傳統昆曲藝術中的精華及其所散發出來的清香,將由此而讓我們充分地領略和品味。本套叢書由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編輯。本卷為戲曲學院戲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項目成果。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十四卷 相關資料
插圖:明代徐?胃《南詞敘錄》認為本劇系無名氏作。明末呂天成《曲品》、清高奕《傳奇品》、張大復《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及黃文暢《曲海總曰提要》均稱為元人柯丹邱著,今多依此說。清無名氏《傳奇匯考標目》注明該劇“舊傳為格(按:別本“格”作“柯”)丹邱之作”,“格九思,字敬忠,別號丹邱子,天臺人,文宗朝仕為奎章閣鑒書博士”。可備一說。近代王國維《曲錄》據明寧獻王朱權道號丹邱先生,因定作者為朱權。從現存明刊本《新刻原本王狀元荊釵記》來看,文字比較俚俗,又保留了不少溫州坊巷舊名和方言土語,當出自宋元間永嘉書會才人手筆。從元至明,又經眾多文人加工修改,于是出現了作者紛紜的情況。其中張大復說的吳門學究敬仙書會柯丹邱,既不是元代天臺著名的畫家柯九思,更不是明初宗室朱權,較為可信。王十朋升任吉安太守后,遣李成回鄉接取岳父母來任所居住。岳父錢流行聽讀來信,喜山望外,盲眼復明,并決定明春赴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