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00456
- 條形碼:9787565600456 ; 978-7-5656-004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本書特色
《活力地球·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海底的高山和深谷也不甘寂寞。大陸的分分合合,海洋一直在參與。大海深處那些奇異的生靈,他們的祖先幾十億年前就生活在那里。人與海的相遇、相知注定是一段曲折的故事。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內容簡介
我們這顆星球上實在含有太多的水,以至于被命名為“海星”反倒比“地球”更合適。它是太陽系已知唯一的一個包圍于滿布特殊地質構造并富含多樣海洋生物的水體中的行星。大洋深部底床上的許多*奇異的生靈,其祖先可追溯到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期。許多洋脊孕育著被時間遺忘了的怪誕世界——寒冷、黑暗的深淵中遍布高大的噴瀉富含礦物質熱液的煙囪.許多科學上從未發現的特殊物種就生存其間。
大洋底床上地貌景觀之雄偉遠非陸地上任何地方能夠與之媲美。遠比陸地山脈廣闊的海底山脈綿延于洋底。盡管深埋于洋底.大洋中脊系統顯然可稱得上是這個行星上*顯著的地表特征。地幔中噴涌出的熔融巖漿在擴張的大洋持續地制造新生大洋底床,同時世界上*深的海溝不斷消滅著老舊的大洋底床。世界上許多未開發的資源深埋于洋底,因此海底也就有理由成為人類探索能源和礦產的新的前沿陣地。
海浪底下還隱藏著數量巨大——比陸地上多得多——的火山。不斷改造地表面貌的火山活動大部分都發生在海底。活動的火山從洋底升至海面.生成*高的山脈。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島嶼都是洋底火山突出到海面以上而形成的。然而絕大多數的海底火山并未出露到海面以上.而是散布在海底,形成孤立的海山。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目錄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節選
《活力地球·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內容簡介:我們這顆星球上實在含有太多的水,以至于被命名為“海星”反倒比“地球”更合適。它是太陽系已知唯一的一個包圍于滿布特殊地質構造并富含多樣海洋生物的水體中的行星。大洋深部底床上的許多*奇異的生靈,其祖先可追溯到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期。許多洋脊孕育著被時間遺忘了的怪誕世界——寒冷、黑暗的深淵中遍布高大的噴瀉富含礦物質熱液的煙囪.許多科學上從未發現的特殊物種就生存其間。大洋底床上地貌景觀之雄偉遠非陸地上任何地方能夠與之媲美。遠比陸地山脈廣闊的海底山脈綿延于洋底。盡管深埋于洋底.大洋中脊系統顯然可稱得上是這個行星上*顯著的地表特征。地幔中噴涌出的熔融巖漿在擴張的大洋持續地制造新生大洋底床,同時世界上*深的海溝不斷消滅著老舊的大洋底床。世界上許多未開發的資源深埋于洋底,因此海底也就有理由成為人類探索能源和礦產的新的前沿陣地。海浪底下還隱藏著數量巨大——比陸地上多得多——的火山。不斷改造地表面貌的火山活動大部分都發生在海底。活動的火山從洋底升至海面.生成*高的山脈。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島嶼都是洋底火山突出到海面以上而形成的。然而絕大多數的海底火山并未出露到海面以上.而是散布在海底,形成孤立的海山。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相關資料
插圖:下沉,大于其西緣的生長速度。這情形就好比一部電動扶梯的項部向底部運動,中間的階梯會不斷地消失。事實上,智利海溝不斷向智利中脊方向“吞噬”著板塊,甚至智利中脊有一天也許也會消失。在過去1,7億年里,許多板塊及其擴散中心曾幾次消失在環太平洋大陸下部,這對于海洋地質有著重要的影響。事實上,所有環太平洋的山脈和島弧,都是因為環繞太平洋海盆的強烈的地質運動形成的。與北美洲大陸碰撞的大部分陸塊(漂移的地殼塊體)都產生于太平洋。陸塊是異地形成的洋殼碎片,它們被切削到陸殼上并在地質拼合帶聚集。陸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從很小的長條狀塊體到次大陸都有,比如:印度次大陸整個就是一個陸塊。陸塊地質特點與其周圍環境的地質特點區別很明顯,常常還有斷層為界。陸塊的物質組成與大洋島嶼或海底高地的物質組成差不多,有時,它也由壓實的鵝卵石、砂、板塊碰撞時聚集在海盆的地殼碎片物質等組成。在大洋板塊中產生的陸塊,在與陸地碰撞時,形狀會發生改變,常常會被拉長。印度板塊插入南亞,造成喜馬拉雅山的隆起,同時,持續的擠壓也使得中國陸塊在東西向上被拉長而表現為相應的面貌(圖60)。麻粒巖陸塊是在陸殼裂縫較深處形成的高溫變質帶,它們常常構成由陸殼碰撞而形成的多山地帶的基底,例如阿爾卑斯和喜馬拉雅多山帶。喜馬拉雅造山帶北邊是一個蛇綠巖帶,蛇綠巖帶常常是大陸縫合線的標志。這套蛇綠巖是由于板塊漂移而被切削到陸地上的洋殼片狀體,年齡約為36億年。陸塊分界線也常常以蛇綠巖為標記,蛇綠巖由海洋沉積巖、枕狀玄武巖、席狀巖墻群、輝長巖和橄欖巖組成。外來地體,由于其來源的外來性而得名,常被斷層包圍,與其周圍的陸塊和陸地有著明顯不同的地質歷史。它們的年齡不一,從小于2億年到大于10億年不等。外來地體在最終粘貼到陸地邊緣之前,經歷了很長距離的搬運。一些北美洲的外來地塊源區遠在西太平洋,也就是說它曾被向東搬運了數千英里。
藍色星球-海底世界的源起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喬恩·埃里克森 譯者:黨皓文 徐其剛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