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0461
- 條形碼:9787100070461 ; 978-7-100-07046-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輯 目錄
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輯 節選
《語言學論叢(第41輯)》包括:菲律賓塔伽洛語(Tagalog)的詞類范疇、漢語不能承受的翻譯之輕——從去范疇化角度看漢語、動詞和名詞的關系、與漢語詞類相關的幾個基本概念、論《中原音韻》的蕭豪歌戈“兩韻并收、律詩定型及其成因淺探、有關語氣詞“爾”研究的幾個問題等等。
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輯 相關資料
插圖:我們將對初唐重要詩人的五言詩歌進行人律分析,從數量和比例上來看到底誰的詩歌入律比例最大,希望從比例上反映律詩定型的過程,并看出它具體在哪個時代定型,在哪位詩人筆下人律比例最高。2.1 入題弁言第一,選取五言詩歌的原因是,初唐時期,五言詩創作比七言詩繁盛,數量較大。而七言詩數量非常少,在比例上還不到全部初唐詩歌的十分之一。五言詩歌的定型也就代表了律詩的定型。第二,以前的研究,對于詩歌的收集分析,學者們并未加以太大注意。很多學者只利用了《全唐詩》,而忽略了《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等后人輯佚的文獻。這樣,對于入律比例的統計,就有了明顯的偏差。第三,說詩歌格律定型于某位詩人筆下過于偏激,因為格律創作是個漸進的過程,并不是個人的發明。而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些特定詩人的研究。這樣做的原因,其一是因為該詩人影響較大,尤其是文學意義上的影響;其二是因為初唐詩人詩歌亡佚較多,難以全面分析。如果只對某位詩人詩作進行研究,把結論定于律詩定型于某個特定的詩人身上,那么結論有失偏頗。例如曾經有人指出,徐賢妃詩歌人律就達到了25%。然而翻看《全唐詩》,徐賢妃五言平聲韻詩僅有3首,基數過小,會影響到統計結果的可信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