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15778
- 條形碼:9787112115778 ; 978-7-112-1157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本書特色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2006BAJ05A12)課題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委托作者開展“發達工業化國家城鎮化過程中的鄉村建設研究”之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部分內容。本書通過從發達國家都市區郊區村、鎮、縣獲得的翔實數據、衛星遙感圖和規劃圖、表格以及現場拍攝的照片,采用從個案出發,觀察細節,再得出結論的邏輯結構,解剖發達工業化國家都市郊區,向讀者系統地介紹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個發達工業化國家14個大都市郊區和40個都市郊區村鎮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況、發展特征、多樣性的發展模式和產生這些模式的原因,幫助讀者對發達工業化國家城鎮化和郊區發展形成綜合性和歷史性的認識,特別是了解他們目前的困難、發展思路和戰略規劃。
本書可供廣大主管郊區發展和規劃建設的領導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學習、借鑒和參考。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目錄
引言
關鍵術語
**章 導論:西方發達國家城市、鄉村和郊區的劃分
案例分析篇
第二章 英國倫敦都市區和英格蘭的郊區
第三章 法國大巴黎都市區的郊區
第四章 德國柏林都市區的郊區
第五章 荷蘭蘭斯塔德城市群的郊區
第六章 比利時中部城市群的郊區
第七章 愛爾蘭都柏林都市區的郊區
第八章 意大利的郊區:以米蘭和托斯卡納為例
第九章 市區支配的西班牙都市郊區:馬德里和畢爾巴鄂的郊區
第十章 澳大利亞的郊區:以墨爾本都市區為例
第十一章 加拿大的都市郊區:以多倫多都市區為例
第十二章 郊區的國家:美國的奧蘭治縣和費爾法克斯縣
政策分析篇
第十三章 對蔓延式郊區化公共政策的經濟學批判
第十四章 保留農田和開發都市農業的經濟價值和方法
第十五章 保留郊區開放空間的經濟價值和方法
第十六章 郊區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
第十七章 結論:發達國家郊區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以美國為例
參考文獻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節選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委托作者開展“發達工業化國家城鎮化過程中的鄉村建設研究”之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部分內容。《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通過從發達國家都市區郊區村、鎮、縣獲得的翔實數據、衛星遙感圖和規劃圖、表格以及現場拍攝的照片,采用從個案出發,觀察細節,再得出結論的邏輯結構,解剖發達工業化國家都市郊區,向讀者系統地介紹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個發達工業化國家14個大都市郊區和40個都市郊區村鎮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況、發展特征、多樣性的發展模式和產生這些模式的原因,幫助讀者對發達工業化國家城鎮化和郊區發展形成綜合性和歷史性的認識,特別是了解他們目前的困難、發展思路和戰略規劃。《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可供廣大主管郊區發展和規劃建設的領導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學習、借鑒和參考。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雷蒙德·昂溫和巴里·帕克對20世紀的設計傳統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昂溫和帕克所倡導的是在工藝美術運動中形成的“安娜女王”復興時期的風格,所以,他們通常把郊區設計得如同傳統的英國村莊。萊奇沃思的設計還受到了城市美化思潮和田園城市觀念的影響。由于霍華德在他的理論中沒有描述道路的布局,于是,昂溫和帕克就能夠從其他的范式中選擇有吸引力的模式。這個城鎮中心幾何狀的精致布局以及通向城鎮核心的林蔭大道,顯而易見地打上了城市美化思潮的烙印。這個城鎮的核心地區依然采用的是變形的方格式布局,周邊由“環路”圍合起來。部分道路布局好像一個從頭上伸出觸角的蟲子,道路從核心區放射出去。這種典雅的布局會給許多模仿者以某種啟迪。到了1905年,當昂溫和帕克承接“國民信托”的大型設計項目“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時,他們實際上已經調整了田園城市的模式,去適應市場的現實,而放棄了田園城市最初的特征。“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并非一個完整的社區,而是一個中產階級的郊區,有火車通往倫敦。在“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設計過程中,昂溫和帕克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設計原則,但是,缺少了田園城市思潮中的那些社會承諾。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設計實際上中斷了19世紀的建筑模式。昂溫和帕克曾經向議會提交了一份私人的提案,允許他們可以不采用筆直和無盡頭的“合法的街道”,原因是他們感到這種規定妨礙了他們的設計。于是,大彎曲度的道路彎道和死胡同成為了他們的設計里程碑。這種設計保護了大片的石楠樹叢地區。適應地形而產生的彎曲的胡同與放射性的道路相連,形成了一個街道層次。每一所住宅都有街道和田園兩個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啟迪新城市主義規劃思潮的田園城市理論誕生沒有幾年,其關鍵原則已經在實踐中所剩無幾了,田園郊區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它。市場可以接受的設計和規劃原則使田園城市的社會愿景化為虛有。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成功在田園城市思潮中引起了爭論。一些倡導衛星式田園城市的人感到,新的郊區建設原則背離了田園城市運動的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則為昂溫和帕克的優美郊區喝彩,他們認為,昂溫和帕克提供了具有廣泛吸引力的規劃原則。昂溫和帕克所提出的這種累進方式使設計師和規劃師可以把這些新的原則用到比較小的開發項目上去(比起大型的衛星城建設來講,小項目比較容易籌措到資金)。田園郊區在20世紀的支配地位說明了昂溫和帕克的影響,同時也說明,建設田園城市的一個部分比起完整的田園城市要容易許多。
發達國家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
葉齊茂,男,1954年出生于湖北武漢,現為奧大利亞執業城市規劃師,同時兼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建設部村鎮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城市規劃》雜志專欄主持。近幾年,相繼應有關政府部門的邀請,對中國與發達工業化國家的村莊進行了現場調查,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編制村莊規劃,并開設“村鎮規劃”課程。主要譯著有《區域城市》、《無邊的城市》、《鄉村設計》、《社區規劃》等。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