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王夫之春秋稗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54997
- 條形碼:9787532554997 ; 978-7-5325-549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夫之春秋稗疏研究 目錄
王夫之春秋稗疏研究 節選
《王夫之研究》作者招祥麒博士,現任香港名校培僑中學校長,兼任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祥麒早歲畢業于珠海學院(1980),其后獲授珠海學院文學碩士(1983,論文題目:《明初對安南之經略及棄守》)、文學博士(工995,論文題目:《劉勰詩論之研究》)、香港大學哲學碩士(2002,論文題目:《潘尼賦研究》),復從余游,以《王夫之研究》為題,獲香港大學頒授哲學博士學位(2008),《王夫之《春秋稗疏》研究》即為其博士論文。
王夫之春秋稗疏研究 相關資料
《左氏》作“單伯送王姬”,杜預以單伯為王臣,天王將嫁女于齊,使魯主其昏,故單伯來送之也。《公》、《觳》皆以為單伯者,吾大夫之命于天子者也,按杜預所以推單伯為王臣者,蓋見《左氏》作“送王姬”,于是之時,王姬猶未至魯,既言送女,則決非魯臣也。又魯之大夫死,皆書卒,其不書者,其有所見,而翠伯之卒,不見于《經》,又無不當書卒之跡;內臣未嘗書字,而單伯書字若蔡伯、毛伯之類是也。故杜預因此數事,推為王臣一也。然單伯于此見《經》之后,莊十四年,書齊人、陳人、曹人伐宋,單伯會伐宋;冬又會諸侯于鄄。春秋王臣而會諸侯,但序諸侯之上,不若內臣而書其會也,惟內臣會諸侯,則曰會某。由此觀之,則單伯內臣,非王臣也。王姬未至于魯,不當稱“送”,此當從二《傳》作“逆王姬”為是也。然內臣而稱單伯者,二《傳》所謂吾大夫之命于天子者,是也。天子命之畿內之邑,使之歸國為大夫,故書氏、書字,同之天子大夫也。鄭祭仲、陳女叔之類是也。卒不見《經》,或有大惡,或舊史所無,未可知也。書曰:“逆王姬”者,天子之女下嫁諸侯之國,尊卑不敵,必使同姓之國主之,魯之主王姬之婚,蓋同姓,亦常事耳。天子之女且至,使大夫者逆而為之主亦常事耳,皆不當書而書之者,蓋威公見弒于齊,仇讎未復,而莊公又在衰绖之中,天子乃于是時使之主王姬之婚,下嫁于齊,居喪主婚,非禮也;又與仇讎之國為禮,失禮之甚者,書曰“單伯逆王姬”,以見天子不當,使居喪者主婚,魯不當交仇讎,而單伯不當逆也。《公羊》曰:“何以不稱使?”按內臣外出未嘗有言使者,《春秋》省文耳,何獨于此始發例子?《敕梁》曰:“其義不可受之于京師也。”按“逆王姬”則是,如京師可知也,不須曰如京師也。惟曰君弒于舂,箕墨不可凈。此裁,是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