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225191
- 條形碼:9787115225191 ; 978-7-115-2251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本書特色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體現新技術,新標準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
本書包含基礎篇和項目篇。基礎篇包括緒論、幾何量的加工誤差和公差、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表面粗糙度、螺紋的公差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項目篇包括內徑百分表測量孔徑、表面粗糙度的測量、軸承的選擇、平鍵的測量、花鍵的檢測、齒輪的測量、螺紋的測量。每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個任務,便于教學開展和學生理解。
本書可作為中職學校機械類和儀器儀表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特點與任務
1.1.1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特點
1.1.2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任務
1.2 互換性概述
1.2.1 互換性的含義
1.2.2 互換性的種類
1.3 精度要求與加工誤差的評定
1.3.1 精度及精度要求
1.3.2 加工誤差的限制與評定
1.4 標準化與優先數系
1.4.1 標準
1.4.2 標準化
1.4.3 優先數和優先數系
習題
第2章 幾何量的加工誤差和公差
2.1 幾何量的加工誤差
2.1.1 尺寸誤差
2.1.2 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
2.1.3 表面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
2.2 尺寸公差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2.1 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2.2.2 有關尺寸偏差、公差的術語及定義
2.2.3 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
2.3 尺寸公差與配合的國家標準(公差配合的選用)
2.3.1 標準公差系列
2.3.2 基本偏差系列
2.3.3 對未注公差尺寸的要求
2.4 幾何公差及其公差帶
2.4.1 幾何公差的符號及代號
2.4.2 評定對象
2.4.3 評定基準
2.4.4 幾何公差的標注
2.4.5 形狀公差項目及其公差帶
2.4.6 位置公差項目及其公差帶
2.4.7 幾何公差值
習題
第3章 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3.1 基本概念
3.1.1 作用尺寸
3.1.2 實體狀態和實體尺寸
3.1.3 極限尺寸判斷原則(泰勒原則)
3.1.4 實效狀態和實效尺寸
3.2 公差原則
3.2.1 獨立原則
3.2.2 相關要求
習題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4.1 概述
4.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4.1.2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4.2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
4.3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4.3.1 表面粗糙度符號
4.3.2 表面結構完整圖形符號的組成
4.3.3 表面結構要求在圖樣上的注法
4.4 表面粗糙度的選擇
習題
第5章 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第6章 測量技術基礎
項目篇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節選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包含基礎篇和項目篇。基礎篇包括緒論、幾何量的加工誤差和公差、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表面粗糙度、螺紋的公差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項目篇包括內徑百分表測量孔徑、表面粗糙度的測量、軸承的選擇、平鍵的測量、花鍵的檢測、齒輪的測量、螺紋的測量。每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個任務,便于教學開展和學生理解。《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可作為中職學校機械類和儀器儀表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第2版 相關資料
插圖:1.3.2 加工誤差的限制與評定機械加工的零件總是存在各種誤差,由于產品的精度要求不同,允許其誤差的大小也不同。同時,為了滿足互換性的要求,也應使同一規格零部件的幾何參數接近一致,即必須限制加工誤差的大小。對于加工誤差的限制與評定,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1.公差公差是限定零件加工誤差范圍的幾何量,是保證互換性生產的一項基本的技術措施。因此,對有互換性和精度要求的零件,就可以用公差來控制其加工誤差,以滿足互換性和精度的要求。另外,零件的尺寸大小一定時,給定的公差值越小,精度就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加工越困難。所以設計者不能任意規定公差值,必須按國家標準選取公差數值。2.檢測檢測即檢驗和測量,是將被測幾何參數與單位量值進行比較或判斷的過程,由此確定被測幾何參數是否在給定的極限范圍之內。零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是否達到了要求,其誤差是否在給定的公差范圍內,這些都需要按一定的標準進行正確的檢驗和測量,因此檢測是保證互換性生產的又一基本措施。所以應從保證產品質量和考慮經濟性這兩方面綜合加以解決,并制訂和貫徹統一的檢測標準。1.4 標準化與優先數系標準化是指制訂標準和貫徹標準以促進經濟全面發展的全部活動過程。要實現互換性生產,就要求廣泛的標準化。一切標準都是標準化活動的結果,而標準化的目的,又是通過制訂標準來體現的,所以制訂標準和修訂標準是標準化的基本任務。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