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1776
- 條形碼:9787301171776 ; 978-7-301-1717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本書特色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內容簡介
本書以“跨文化”的視界來檢閱當代國外文論,分析其差異性與多形態性、互動性與共通性。本書專注于法、德、俄蘇、英、美、意、日以及希臘、印度等國文論名家名說與中國文論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較,呈現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外國文論研究的學者們承接錢鐘書先生的遺訓,在跨文化的文學理論園地堅守耕耘,在比較詩學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為的*新印跡。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目錄
“復調”、“對話”、“狂歡化”之后與之外——當代中國學界巴赫金研究的新進展
列維—斯特勞斯的全人類視野及對話和顛覆思想
跨文化:俄國現實主義文論的旅行與重建
西方女性主義文論在日本與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本土化的比較研究
雷蒙德·威廉姆斯的理論遺產
圣伯夫:在現代性的門檻上
從對話原則引出的雙重推論(une double r6duction a partir du principe dialogique et a propos de ce principe)
故事結構的邏輯語義
哈貝馬斯與霍克海默、阿多諾的“糾纏”——兼談《啟蒙辯證法》的“總體性”
胡適版的“歐洲各國國語史”:作為旁證的偽證
以文學為業——羅伯特·穆齊爾的“詩人圖”
“你是神,還是凡人?”——荷馬史詩里人物辨識神人現象的文本解讀(三)
文學作品/文本理論研究的基本旨趣
在對話中生成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論”略說
從作品到文本——談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一個維度
中國比較文學發展演化的歷史脈絡
外國文學理論學科建設總結報告(2004—2008)
2009年度外國文學理論學科發展報告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節選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以“跨文化”的視界來檢閱當代國外文論,分析其差異性與多形態性、互動性與共通性。《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專注于法、德、俄蘇、英、美、意、日以及希臘、印度等國文論名家名說與中國文論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較,呈現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外國文論研究的學者們承接錢鐘書先生的遺訓,在跨文化的文學理論園地堅守耕耘,在比較詩學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為的*新印跡。
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第3輯 相關資料
插圖:巴赫金的理論學說是在十分豐富而復雜的語境中產生的,是在與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主義,與結構主義,與后結構主義,與現象學,與符號學,與闡釋學,與歷史詩學,與存在主義,與精神分析文論等多種思潮流派的對話與潛對話中產生的。巴赫金研究的深化,必然推動學者們進入巴赫金理論學說的語境梳理。這一語境梳理,經常是以比較研究、影響研究的方式來展開的。諸如巴赫金與伽達默爾,與哈貝馬斯,與克里斯蒂瓦,與巴特,與雅各布森,與洛特曼;或者,巴赫金與鐘敬文,與朱光潛,與馮夢龍,都已經是中國學者探討的話題。巴赫金與馬克思主義。有幾種觀點。其一是認為巴赫金對現實的思考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相同之處,因而巴赫金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有文章指出,巴赫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家,他探討了當時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家所不予注意的問題;但從他的《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哲學》和他對形式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評論來看,他確實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探討語言理論、文藝理論問題、精神分析問題,而且實際上比那時一些自稱為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家的人要深刻得多、準確得多②;有文章認為,巴赫金理論根植于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經驗,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一脈相承③。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