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692966
- 條形碼:9787500692966 ; 978-7-5006-9296-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本書特色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是作者幾十年經驗的總結,給語文教師新的教學理念,讓他們拓寬思路去探索;教會學生取得語文高分同時,學會思考,感悟生活,看清真相。《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是一本讓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的書,可以舉一反三,延展其他學科老師和學生閱讀。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內容簡介
《寫給語文老師的書: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課》: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帶你看見文學里的繁花盛景。課本上的古文《王冕的少年時代》和現代的單親家庭有什么關聯呢?大家都熟悉的《涼州詞》,要怎么從“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里感受塞外占戰場的氛圍呢?文章可長可短,可議論可抒情,針對不同的文體有什么特別的寫作技巧呢?語義教育近年來成為關注的焦點,面對學生日漸低落的學習意愿,家庭和學校應該怎么做呢?多年來在教學**現場的廖玉蕙.提出她深刻的觀察,也分享豐富的教學心得。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到蔣勛的《孤獨六講》,從看圖說故事到當今*熱門的手機短信,她將人生經驗帶入語文課堂,把文學作晶和11常生活做連結,于是經典不再只是課本上難解的文字,而是幻化為一幕幕靈動的生活場景。寫作不再只為應付考試,而是自我和周遭所進行的對話。語文課不只是語詞教學,而是引導學生進入人生的文學風量。廖玉蕙為所有關心語文教學的讀者,做出*精彩的示范。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目錄
序2 3D老師又“生”了 蘇蘭/009
序3 微笑從哪里來 林恕全/011
自序 怎么欣賞?怎么寫?/013
**部分閱讀是情商開發的過程
多元解讀的能力從何而來/018
閱讀一本書的幾個策略 以閱讀蔣勛《孤獨六講》為例/019
少年王冕如何布局他的人生解讀《王冕的少年時代》/029
從極短篇看人生悲喜以《天使與軟糖》和《永遠的蝴蝶》/038
九彎十八拐式的寒喧應酬林語堂《冬至之晨殺人記》/047
淺近語言,深遠寄托王鼎鈞《生生不息》、《注意差異》/055
未知的恐懼雷驤《小書》/060
潑墨點染,意境盡出簡媜《風中的白楊樹》/067
時光過于抽象,流速過于安靜黃信恩《時差》/073
維護主動抉擇的尊嚴米爾《出走》/081
第二部分寫作就是自我與周遭的對話
從粗豪中找到細致擴寫的方法/092
銜接無間的節奏掌握 續寫的策略/103
視覺與感覺的結合 看圖說故事/108
腳踏四方,文寫八面報道的撰寫/l l9
紙短情長極短篇/125
以殊相寫共相親情散文/135
輕松看電影,用心寫文章/141
添枝加葉或翻案補恨古典與歷史改寫/152
第三部分思考培養不一樣的創造力
長話短說短信寫作/170
顛覆傳統的創意 演講或致詞/173
有關考試作文的十二點叮嚀/176
第四部分語文教育沉思錄
只有一個答案嗎/182
從開口到閉嘴/184
看見生活里的繁花盛景/186
朗聲尋找*準確的字句/188
教出怎樣的風景/190
說小故事與講大道理/192
凝眸注視生活/194
電視劇濡染下的重口味人生/196
喊停的勇氣/198
抓住每一雙求知的眼睛/200
為老師尋找一個理由/202
我可以再道歉一次嗎/204
承認人有未盡之處/206
跟孩子站在同一邊/208
王美麗斷腿/210
我們就該這樣長大嗎/212
時間將屆,按鈴響起/214
不過是丑些罷了/216
如何能微笑以對/218
文學對談/220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節選
《寫給語文老師的書: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課》: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帶你看見文學里的繁花盛景。課本上的古文《王冕的少年時代》和現代的單親家庭有什么關聯呢?大家都熟悉的《涼州詞》,要怎么從“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里感受塞外占戰場的氛圍呢?文章可長可短,可議論可抒情,針對不同的文體有什么特別的寫作技巧呢?語義教育近年來成為關注的焦點,面對學生日漸低落的學習意愿,家庭和學校應該怎么做呢?多年來在教學**現場的廖玉蕙.提出她深刻的觀察,也分享豐富的教學心得。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到蔣勛的《孤獨六講》,從看圖說故事到當今*熱門的手機短信,她將人生經驗帶入語文課堂,把文學作晶和11常生活做連結,于是經典不再只是課本上難解的文字,而是幻化為一幕幕靈動的生活場景。寫作不再只為應付考試,而是自我和周遭所進行的對話。語文課不只是語詞教學,而是引導學生進入人生的文學風量。廖玉蕙為所有關心語文教學的讀者,做出*精彩的示范。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相關資料
文學的解讀是一件相當有意思的事。它不像科學講究精確、一絲不茍;好的文學作品,通常有著多元解讀的空間,所謂:“懂的,可以看門道。不懂的,也可以看熱鬧。”文學創作是作者一連串觀察、思考、聯想、生發、變形、結構乃至虛構的連環套;閱讀則是逆勢操作的另一種再創作的歷程,它可能循著作者的思維摸索前進,直探原始命意;也可能順著讀者的學養、思考習慣,開辟出另一番風景。從古至今的種種文學理論幫我們做了各項的歸納分析,句句都指向解讀的百花齊放。作家寫出了胸中的一點塊壘,讀者可能讀出了千百種的滋味。作者經常得面對評論家或讀者另類解讀的驚奇。語文教育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養成和文化傳承之外,我以為最重要的莫過于個人思想體系的建構。透過綽約多姿的文學風貌及上述延伸出的多元解讀,學生可學習多角度觀看人生、情意開發和容納異議的襟抱。深刻的文學可以訓練多元思維和多元感情,從而說服我們承認除了自己的觀點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觀點,文學不只存在唯一的答案,而生活的艱難和歡喜往往更勝文學,它自然更具多角度詮釋的可能。如何借由齊聚一堂的閱讀,尋找出作品中最多層次的意義——包括生命處境的共鳴、生活意義的豐富及情操的提升,進而培養海納百川的胸襟和容易看見美好的性情,這也許才是語文老師在課堂里引領學生入門的終極使命。蘇東坡說得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存在橫看和側視的不同,如何不厭其煩地多走幾步路,走出本位的“山中”,從更寬廣的角度諦視、詮解,是人際關系潤澤的不二法門!語文課不是只用來應付考試,若學得了竅門,還能讓生活更加容易、生命愈為豐美。
名師談閱讀教寫作:真正思考語文課的出路問題 作者簡介
廖玉蕙,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講授刨作,現代文學及古典小說等課程。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中興文藝獎章及吳魯芹文學獎。著有散文集《純真遺落》、《犬食人間煙火》、《像我這樣的老師》、《沒大沒小》、《不信溫柔喚不回》、《如果記憶像風》等;小說集《淡藍氣泡》、《一枚戒指》;繪本書《曾經的美麗》、《一本燦爛》;訪談錄《走訪捕蝶人》、《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并編有《文字編織》、《繁花盛景》等。作品被選入臺灣初中、高中課本。并被收入多本選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