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76827
- 條形碼:9787030276827 ; 978-7-03-02768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本書特色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福建晉江流域數十年古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原始資料,揭示了該地區從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尤其是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和基本特點,初步勾畫出福建南部地區早期文化的發展序列。本書資料豐富,配有大量的線圖和照片,為研究福建早期歷史和閩臺關系、南島語族的起源等提供了大量的**手資料。
本書可供廣大考古學者和地方史學者參考和借鑒。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目錄
**章 概述
**節 調查區域概況
第二節 以往調查簡況
第三節 本次調查
一、調查緣起
二、組織形式
三、調查對象、目的和內容設計
四、調查與資料整理
五、調查路線
六、調查區域
七、調查方式
八、調查過程大事記
第二章 調查成果
**節 以往調查成果
一、遺址調查
二、遺址發掘
三、其他發現
第二節 本次調查成果
一、遺址調查
二、遺址清理
三、遺址試掘
四、遺址發掘
第三章 結語
**節 晉江流域調查的意義和認識
一、遺址分布規律清楚
二、遺址保存現狀堪憂
三、遺址斷代逐步清晰
四、文化面貌初步顯現
五、今后工作中加以關注的區域
第二節 福建南部早期文化的年代序列
一、新石器時代
二、青銅時代
三、戰國到漢代
第三節 今后工作和本次調查中存在的問題
一、今后調查研究
二、本次調查存在的問題
附錄
附錄一一九五六年廈門大學考古實習隊報告(節選)
附錄二福建豐州獅子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附錄三閩南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節選)
附錄四福建南安大盈出土青銅器
附錄五福建惠安涂嶺新發現的古文化遺址
后記’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節選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匯集了福建晉江流域數十年古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原始資料,揭示了該地區從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尤其是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和基本特點,初步勾畫出福建南部地區早期文化的發展序列。《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資料豐富,配有大量的線圖和照片,為研究福建早期歷史和閩臺關系、南島語族的起源等提供了大量的**手資料。《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可供廣大考古學者和地方史學者參考和借鑒。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考古表明,晉江流域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的遺址在晉江流域已廣泛分布,秦漢時代屬閩越文化的分布區域。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為建安郡東安縣地,南朝梁天監中(502~519)析晉安郡置南安縣,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唐武德五年(622)置豐州。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析南安縣地增置桃源縣,后晉天福三年(938)改桃源縣為永春縣。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縣為安溪縣。元至正十五年(1278)為泉州路。明洪武二年(1368)改稱泉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縣為直隸州,并劃德化、大田屬之,與泉州府屬興泉永道。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時屬“興泉省”,1934.年7月分設第四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1935年10月縮并為第四行政督察區,這時期幾乎所有晉江流域均為其轄地。1949年解放成立福建省第五專區,1950年改為泉州專區,10月稱晉江區,1955年改為晉江專區。1971年稱晉江地區,1985年設省轄地級市泉州市。1987年析晉江縣4鄉鎮置石獅市,晉江、南安、惠安分別于1992年后陸續改為縣級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