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陪審制度的民主問題辨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8778
- 條形碼:9787010088778 ; 978-7-01-00887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陪審制度的民主問題辨析 內容簡介
陪審制度是學界有諸多爭議的一個主題,本書不敢奢望有什么重大創新,只能嘗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向前推進;作者不打算詳細描述和介紹英美的陪審制度,而在于辨析陪審制度背后的民主理論問題。
受社會高度關注的許霆案使法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藝理性受到了嚴肅的考驗,許霆案是典型的疑難案件,而對于疑難案件,法律入往往在其面前顯得專業理性有限,這時司法裁判正當性的社會認同將大打折扣,而司法權威是實現司法社會分工和權力配置的準確定位,是司法努力的方向,疑難案件的存在無疑增加了這種努力的困難,所以如何適當地處理疑難案件一直是司法中的難題。這讓我們相信,司法裁判正當性的社會認同需要非規則的一面。法學界和實務界也許太專注法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對運用陪審制度解決類似許霆案的疑難案件乏人問津,學界尚未回應,只是在一般媒體上有人提出許霆案中陪審為何“失聲”。本書主張運用陪審制度解決疑難案件,從這個意義上講,也算是對此疑問的一個學術回應。
本書的嘗試和回應是否成功,有待讀者的評判了。
陪審制度的民主問題辨析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二、國內文獻述評
三、國外研究述評
四、本書創新與概念界定、材料、結構
**章 陪審團能否代表民意
**節 疑難案件中的民意與陪審團
第二節 陪審團與新聞輿論
第三節 陪審員的多樣性與民意
第四節 陪審團代表民意的相對意義分析
第二章 陪審制度的民主成分——制度構成的內在性分析
**節 陪審制度民主意義的“民主”
第二節 政治民主的理想標準
第三節 從政治民主的基本要求來理解陪審民主的內在要求
第四節 當代陪審制度民主成分之分析
第三章 程序正義與陪審制度——尋求公正而非民主的陪審團
**節 程序正義指引下的陪審制度
第二節 程序正義對陪審團民主意義的具體限制
第三節 民主陪審在實現正義實踐中的無奈
第四章 陪審制度的民主特征——與代議制民主的比較為中心
**節 戈伯特的陪審團民主理論
第二節 陪審團民主與代議制民主的比較
第三節 陪審團——協商民主的制度角色
第五章 刑事陪審制度的民主性質——以共和主義為視角
**節 為什么要從共和主義角度理解陪審制度
第二節 陪審民主與共和主義法庭
第三節 陪審民主:共和民主抑或人民主權
第六章 刑事陪審團的權力——民主、法治與人權
**節 陪審團在司法實踐中的權力
第二節 如何理解法官與陪審團的分權制衡一
第三節 兩種正義觀的沖突:民主主義與法治主義
第四節 陪審團的權力:人權主義的制度安排
第五節 如何看待陪審團權力的人權主義安排
第七章 陪審制度民主話語的歷史建構與評析
第八章 陪審民主話語在司法中的社會整合意義——從疑難案件法律論證的難題切入
第九章 法律專業化與陪審制度——正確看待司法語境中的民主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陪審制度的民主問題辨析 作者簡介
張志偉,男,1977年出生,河南杞縣人。南開大學法學碩士,中山大學法學博士,F為華南師范大學(南海校區)法政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