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性的追求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80335
- 條形碼:9787020080335 ; 978-7-02-00803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性的追求 本書特色
本書所收文章共分三輯。輯一“真的惡聲”,標題借自魯迅的名句。在此,作者討論了現代中國文學文化傳統中數次多聲復調的契機。
輯二“浪漫的與頹廢的”,縱覽自清末以迄現代,文學中浪漫主義的潮起潮落。五四以來作家對個人主義的追逐、涕淚飄零風格的樹立,乃至革命抗爭政策的發展,莫不與浪漫風潮有關。
輯三“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之路”,搜有兩篇長論,分對清末至一九四九年時期的文學訴求及特征,詳予描述。
現代性的追求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歐美漢學界對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史的研究蔚為風潮,李歐梵教授的成就堪稱*受矚目。在關于現代文學的一片寫實聲中,他提醒我們另有一群作家曾以其激越的聲音、獨特的行止,為中國的現代經驗另作詮釋,其中的很多題目已經成為目前學界的搶手話題。相對于傳統海外學人作家的游子逐客姿態,李歐梵力倡游離的邊緣批判立場,與許多當代文化理論不謀而合;而他那種時時處處用功、無所計較的治學態度,又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李歐梵教授的重要著作,多半以英文發表,有緣一讀的讀者畢竟太少,本書精選他多年來所寫的論文,重新翻譯編排。其中,談論清末以迄現代文學中浪漫主義潮起潮落的篇章,*能見出他個人性情的發揮:應《劍橋中國史》大系之邀而作“中國文學現代化之路”的長論,則在在可見他精辟允當的批評功夫。
現代性的追求 目錄
序言
【輯一·真的惡聲】
“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
來自鐵屋子的聲音
【輯二·浪漫的與頹廢的】
現代中國文學中的浪漫個人主義
孤獨的旅行者——中國現代文學中自我的形象
情感的歷程
中國現代小說的先驅者——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
臺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
漫談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頹廢”
【輯三·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之路】
追求現代性(1895—1927)
走上革命之路(1927—1949)
編后記 王德威
現代性的追求 節選
《現代性的追求》內容簡介:二十世紀歐美漢學界對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史的研究蔚為風潮,李歐梵教授的成就堪稱*受矚目。在關于現代文學的一片寫實聲中,他提醒我們另有一群作家曾以其激越的聲音、獨特的行止,為中國的現代經驗另作詮釋,其中的很多題目已經成為目前學界的搶手話題。相對于傳統海外學人作家的游子逐客姿態,李歐梵力倡游離的邊緣批判立場,與許多當代文化理論不謀而合;而他那種時時處處用功、無所計較的治學態度,又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李歐梵教授的重要著作,多半以英文發表,有緣一讀的讀者畢竟太少,《現代性的追求》精選他多年來所寫的論文,重新翻譯編排。其中,談論清末以迄現代文學中浪漫主義潮起潮落的篇章,*能見出他個人性情的發揮:應《劍橋中國史》大系之邀而作“中國文學現代化之路”的長論,則在在可見他精辟允當的批評功夫。
現代性的追求 相關資料
魯迅的《偽自由書》,據他自己的《前記》,收集的是一九三三年一月底至五月中旬寄給《申報》“自由談”的雜感。他如何因黎烈文剛從法國回來任“自由談”編輯而向他約稿的事,是盡人皆知的。然而《申報》在什么時候開始有了“自由談”?“自由談”里是怎樣的文字?他并不知道,恐怕也從來沒有看過內中的“游戲文章”,所以,魯迅為《申報》寫的雜文,應該算是“創舉”,并沒有前例可循。然而,他既為一個報紙寫文章,這些文章的生產和報紙的關系當然很接近,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究竟如何接近?這倒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魯迅在此書的前言中解釋得很清楚:既然答應為“自由談”寫稿,就開始看看“自由談”。原來他每天看兩份報紙(這是他在《后記》中說的),一份是《申報》,另一份是《大晚報》。而他似乎對于《大晚報》上的各種文字頗為不滿,所以常常引用而加以攻擊,認為可以“消愁釋悶”。這種“引用”的結果(當然他也引用《申報》的消息,但較《大晚報》的少)是魯迅變成了“文抄公”,而且抄起來勁頭十足。譬如《后記》的二三十頁,一半都是剪報,甚至還欲罷不能,略帶尖酸地說:“后記這回本來也真可以完結了,但且住,還有一點余興的余興。因為剪下的材料中,還留著一篇妙文,倘使任其散失,是極為可惜的,所以特地將它保存在這里。”這種故意剪貼抄襲的技法,使得魯迅的雜文也變成了一種“多聲體”式的評論:一方面他引用報紙上的其他文章和消息,一方面他又對這些剪下來的文章作片段的拼湊,再加以評論。
現代性的追求 作者簡介
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鐵屋中的吶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貍洞話語》等。
- 主題:李歐梵先生名作
此書仍是李歐梵先生的作品。李先生是現代文學領域著名的學者,對五四時期的文學環境的精辟分析,觀點獨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學派對這一時期的文學評論,相比國內,雖亦有立場與判斷,但要公正和清晰得多。值得參考。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本書所收文章共分三輯。輯一“真的惡聲”,標題借自魯迅的名句。在此,作者討論了現代中國文學文化傳統中數次多聲復調的契機。 輯二“浪漫的與頹廢的”,縱覽自清末以迄現代,文學中浪漫主義的潮起潮落。五四以來作家對個人主義的追逐、涕淚飄零風格的樹立,乃至革命抗爭政策的發展,莫不與浪漫風潮有關。 輯三“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之路”,搜有兩篇長論,分對清末至一九四九年時期的文學訴求及特征,詳予描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