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鉤新月天如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11107555
- 條形碼:9787811107555 ; 978-7-81110-755-5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鉤新月天如水 本書特色
《一鉤新月天如水》:棲居凡俗人生,品味平淡生活,一個人的徽州,千百年的鄉(xiāng)愁……尋常世態(tài),煙火人生,徽州記憶,鄉(xiāng)土風(fēng)情。
一鉤新月天如水 目錄
一鉤新月天如水 節(jié)選
《一鉤新月天如水》內(nèi)容簡介:那一年春天沿著新安江源頭自上而下地行走,應(yīng)該是我對于徽州*系統(tǒng)的一次觀察,所到之地,皆是一幅幅"新安山居圖":兩岸青山綿延,蔥蘢疊翠;江面曲折回轉(zhuǎn),碧波蕩漾:菜花黃,李花臼,桃花遍地開。身處美景當(dāng)中,不停地感慨,有老來做一個山水癡的沖動。
一鉤新月天如水 相關(guān)資料
光照差,又不準(zhǔn)施肥,自然都是一副營養(yǎng)不良、萎靡不振的樣子。有一天我夜半醒來,躡手躡足地溜進院子,對著它們猛烈進行了一番人工施肥。時為春月如盤,星垂平野,清輝瀉地。鄰家的那只白腳貓從對面長著瓦楞草的屋脊上悄悄走過,目睹了這一幕,咪咪了兩聲。往后的日子豆角瘋長,其它依舊。我用幾根細竹竿搭起了架子,看著豆角秧子朝氣蓬勃地一路攀升,開出小小的白花、紫花,抽出細細的淡綠色豆角芽子,然后越見粗長,在輕柔的夏風(fēng)中微微地晃擺。家長說此時的豆角無論是是腌還是炒了吃,味道都很好。于是摘了一把下來,掐去豆角兩頭,洗干凈并晾干,切成拇指長短的一段段;加進切成段或細條狀的新鮮紅辣椒與碎生姜、大蒜,放進一個黑乎乎的陶罐里。老人告訴我:這罐子腌豆角有四十年了,不放鹽里面也是咸的。說歸說,適量的鹽還是要放的,上上下下多揉幾下,讓鹽均勻地散布在豆角上。幾塊扁扁的鵝卵石壓在最上面,一定要壓實;最后澆上冷開水,澆滿蓋住為止。最后這一點我至今還牢牢記住:必須冷開水,否則前功盡棄,好端端的豆角會被腌得爛掉、發(fā)臭,只好倒掉。豆角腌得微微發(fā)黃就可食用了。一是生吃,撈出來洗洗切段,淋上數(shù)滴麻油便可;二是放點菜油爆炒,時間一定不能長。無論何種吃法,它終究是道佐餐的小菜一碟,不登大雅之堂。過去的日子腌豆角吃得太多,確是生活窘迫所致,絕非是對其厚愛有加。每每捧起一碗粥,見到面前的腌豆角直皺眉頭,牙根處泛起了酸。想到的是燒餅油條、花生米,肉松則更是遙遠的奢望。如今聚餐頻頻,飯局不斷,酒酣菜飽時,總有人大呼:上小菜、上小菜!
一鉤新月天如水 作者簡介
許若齊,1956年2月生于安徽省休寧縣。教師,現(xiàn)居合肥。著有散文集《夕陽山外山》、《煙火徵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經(jīng)典常談
- >
煙與鏡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jīng)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