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20666
- 條形碼:9787112120666 ; 978-7-112-120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本書特色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套裝上下冊)》:和諧共榮——傳統的繼承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征稿的入選論文,共分7個主題,即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保護、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看護與管理、生態系統的更新、恢復和發展、風景園林教育、風景園林工程技術以及風景園林植物。本書可供從事風景園林工作的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目錄
風景園林之和諧發展
論數字文化遺產與數字園林
認識蘇州古代園林
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保護
此時、彼處
——超越時空的借景
論以景觀更新促進遺產保護
淺析頤和園琉璃勾頭紋飾的演變
明代武當山古建筑群的意境追求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風景園林地方特色的保護
自下而上的歷史村落文化景觀保護機制
構建探討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鄉土景觀保護方法探討
淺論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法律對策
水與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的營造
——以西遞、宏村為例
歷史文化街區景觀視覺評價及管控對策研究
以曼旦規劃為例,淺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江南水網小城鎮生態特點與景觀格局的保護研究
自然遺產——風景區的規劃設計思考
——基于游客行為
楠溪江流域傳統聚落景觀研究
基于地方性的風景旅游區旅游產品創意開發研究
——以海寧市百里錢塘休閑長廊旅游開發為例
構建中國遺產地整合保護網絡的若干關鍵問題探討
遺址保護與城市發展平衡問題研究
——以杭州鳳凰山路景觀設計為例
上海歷史園林的再生策略
傳承與創新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園林文化的繼承
以綠地為補丁
——舊城更新中的景觀織補策略
清代皇家園林中閣廊組合的空間特征及其成因
維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關于風景名勝區規劃若干問題的探討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的信息化策略研究
——以蘇州園林和杭州西湖為例
遺產保護視角下漢正街自建街區的價值與保護
讓百年古墓中的主人與當下老百姓歡歌共舞
——曾水源墓的保護與景觀整治
蘇州私家園林保護芻議
守護人類的遺產
——麗江古城區傳統民居及環境保護研究
蘭亭風景的記憶與曲水的重歸
——蘭亭文化景觀變遷及保護規劃思考
解析·保護·傳承
——李市古村空間解析與保護更新
鄂西南古村落的空問解析及保護
——以湖北利川市老屋基村為例
“遺產區域”在中國歷史城市中的發展運用
——“遺產網絡”的構建
世界遺產完整性概念的產生及演變研究初探
探究園林掇山設計理法,保護古代園林文化遺產
風景名勝區現狀問題的判讀與解析
歷史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的一次實踐
——濟南園博會北京園的設計思路
中國風景名勝區信息化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發展的再思考
“可居”的山水
——從兩宋山水畫看當時的建筑特征
氣候變化下的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策略與措施
——以湖北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為例
融中國傳統園林文化于現代風景園林
陜北地區鄉土聚落環境中的文化特征研究與保護策略
歷史名城西安的大遺址保護與開發
中國風景名勝區發展的若干特征
風景名勝區可持續發展研究
——以杭州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為例
香山靜宜園的保護和利用
中西自然觀比較探析
——基于“實施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操作指南”變更解讀研究
遺產保護與地區經濟發展研究
中國文化與園林藝術之特征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節選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套裝上下冊)》匯集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征稿的入選論文,共分7個主題,即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保護、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看護與管理、生態系統的更新、恢復和發展、風景園林教育、風景園林工程技術以及風景園林植物。《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套裝上下冊)》可供從事風景園林工作的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會論文集(上下冊) 相關資料
插圖:摘要:風景園林是已經持續數千年的人類實踐活動,是大眾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氣候變化、環境危機和資源短缺等條件下,中國風景園林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與擴展,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科學與藝術的高度和諧已成為面對發展機遇與挑戰的核心理念。風景園林事業的有序發展將成為建設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的核心力量。關鍵詞: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學科建設,和諧發展非常高興同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的朋友們相聚在蘇州,圍繞發展綠色世界,建設和諧環境,進行廣泛交流。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自1948年在英國劍橋成立,至今已走過了62個年頭。62年來,她在促進風景園林事業和相關的科學發展;發展風景園林職業,使之成為改善人居環境并促進社會福利的工具;促進風景園林學科領域中知識、技能和經驗以及國際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在此舉行IFLA全球性大會,正當全球經濟動蕩,世界正在謀求健康發展之時,可以說正處于歷史的關鍵時刻,就更加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IFLA的重要學術活動,反映了IFLA的成就和經驗,同時也反映風景園林事業在人類社會健康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主要講一講中國的情況,和世界發展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低碳城市,綠色人居”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到目前,我國的城市人口將達到5.42億,全國平均城市化水平達到46%。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均有大幅度提升,人均綠地面積也有較大增加。據統計,至2008年底,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為33.2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37.37%,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9.71平方米。與此同時,各地區、各城市發展不平衡,市區內和郊區發展不平衡。一般市郊有改進,但市區內有嚴重退化。在許多城市中,屋頂綠化已經成為解決城市綠量不足的一條途徑。園林綠地在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實現著其美化城市環境、改善人居條件、保障生態安全、應對城市災害等多方面的功能。如在2008年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重慶的園林綠地尤其是公園綠地的減災避災功能表現得十分突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