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074353
- 條形碼:9787308074353 ; 978-7-308-07435-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本書特色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高等醫學院校實驗實訓系列教材,面向21世紀高等醫藥院校精品課程教材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的*基本技能,如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歷書寫、無菌技術、手術基本操作技能等,以及各科*常用的診療技能,如胸腔穿刺術、三腔二囊管止血術、心肺復蘇術、創傷急救技術等。重點突出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實訓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項,力求切合臨床實際。本書本著規范、實用、內容深淺適宜的原則,以適合學生閱讀和理解為目標進行編寫,可作為高等醫學院校多種專業學生的實訓教材,也可作為臨床醫生、社區醫療人員及護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目錄
**章 病史詢問及病歷書寫
第二章 體格檢查
**節 一般狀態、皮膚、淺表淋巴結檢查
第二節 頭部和頸部檢查
第三節 胸壁和肺臟檢查
第四節 心臟與血管檢查
第五節 腹部檢查
第六節 脊柱四肢和神經反射檢查
第三章 內科診療基本操作技能
**節 胸腔穿刺術
第二節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第三節 氣霧劑使用技術
第四節 縮唇腹式呼吸技術
第五節 動脈血標本采集技術
第六節 腹膜腔穿刺術
第七節 雙氣囊三腔管壓迫止血術
第八節 骨髓穿刺術
第九節 腰椎穿刺術
第十節 實驗診斷
第十一節 尿葡萄糖班氏法定性檢查
第十二節 正常心電圖
第十三節 心律失常
第十四節 超聲檢查
第十五節 影像診斷
第二篇 外科學基本技能
**章 無菌技術
**節 消毒與滅菌
第二節 手術室的潔凈與消毒
第三節 手術室物品認識、管理
第四節 手術人員的無菌準備
第五節 患者手術區的無菌準備
第六節 常用手術體位的安置
第七節 手術室的無菌操作技術
第二章 手術基本操作技能
**節 無菌持物器械及無菌物品的使用方法
第二節 外科打結法與剪線
第三節 組織切開技術
第四節 組織分離技術
第五節 手術止血技術
第六節 縫合技術與拆線
第七節 顯微外科基本操作技術
第三章 外科動物實驗手術的實訓
**節 動物解剖、捕捉及固定
第二節 術前準備
第三節 實驗動物麻醉
第四節 動物清創縫合術
第五節 動物剖腹探查術
第六節 動物闌尾切除術
第七節 動物脾切除術
第八節 動物小腸部分切除端-端吻合術
第九節 動物胃切除術
第十節 動物胃腸穿孔修補術
第四章 外科診療基本操作技能
**節 徒手心肺復蘇
第二節 成人氣管插管術
第三節 出血性休克的搶救
第四節 急救止血技術
第五節 繃帶包扎
第六節 小夾板固定技術
第七節 石膏繃帶固定技術
第八節 持續牽引技術
第九節 骨折急救固定與搬運技術
第十節 關節穿刺術
第十一節 換藥術
第十二節 引流技術
第三篇 婦產科學基本技能
**章 產前檢查
**節 腹部檢查
第二節 骨盆外測量
第二章 正常分娩
**節 外陰皮膚準備與消毒
第二節 接產
第三節 初生新生兒臍帶處理
第三章 產褥期護理
**節 產后子宮復舊及惡露觀察
第二節 產褥期會陰護理(清潔與拆線)
第三節 指導母乳喂養
第四章 產科常用手術
**節 會陰切開和縫合術
第二節 胎頭吸引術
第三節 產鉗術
第四節 臀位助產術、臀位牽引術
第五章 婦科檢查
**節 婦科常規檢查
第二節 陰道分泌物懸滴檢查
第三節 宮頸細胞學檢查
第四節 宮頸活組織檢查
第六章 計劃生育手術
**節 宮內節育器放置和取出術
第二節 負壓吸宮術
第七章 婦科護理技術
**節 坐浴
第二節 會陰濕熱敷
第三節 陰道灌洗
第四節 陰道或宮頸上藥
第四篇 兒科護理學基本技能
**節 更換尿布法
第二節 嬰兒沐浴法
第三節 體格測量法
第四節 頭皮靜脈輸液法
第五節 溫箱使用法
第六節 光照療法
第五篇 眼科學基本技能
**章 視功能檢查
**節 視力檢查
第二節 視野檢查
第三節 色覺檢查
第四節 暗適應檢查
第二章 眼部檢查
**節 眼附屬器檢查
第二節 眼球檢查
第三節 直接檢眼鏡檢查法
第三章 眼特殊檢查
**節 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法
第二節 眼壓測量
第四章 眼科常用治療技術操作
**節 滴眼藥水法
第二節 涂眼藥膏法
第三節 結膜囊沖洗法
第四節 淚道沖洗法
第五節 球結膜下注射法
第六節 球后注射法
第七節 剪眼睫毛法
第八節 眼保護法
第九節 結膜囊細菌培養法
第六篇 耳鼻咽喉科基本技能
**章 檢查設備和額鏡的使用
第二章 耳鼻咽喉科檢查方法
**節 鼻和鼻竇的檢查法
第二節 咽部檢查法
第三節 喉部檢查法
第四節 耳部檢查法
第三章 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治療操作
**節 滴鼻法
第二節 剪鼻毛
第三節 上頜竇穿刺沖洗法
第四節 鼻腔沖洗法
第五節 外耳道沖洗法
第六節 外耳道滴藥法
第七節 鼓膜穿刺抽液法
第八節 耳部加壓包扎法
附錄
參考文獻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節選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全面系統地介紹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的*基本技能,如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歷書寫、無菌技術、手術基本操作技能等,以及各科*常用的診療技能,如胸腔穿刺術、三腔二囊管止血術、心肺復蘇術、創傷急救技術等。重點突出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實訓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項,力求切合臨床實際。《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本著規范、實用、內容深淺適宜的原則,以適合學生閱讀和理解為目標進行編寫,可作為高等醫學院校多種專業學生的實訓教材,也可作為臨床醫生、社區醫療人員及護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程 相關資料
插圖:(一)組織教學教師介紹一般狀態、皮膚和淺表淋巴結檢查的內容并示范檢查方法。學生分組練習(2人/組),教師巡視、糾錯并指導。(二)實訓內容1.一般狀態檢查是對患者一般狀況的概括性觀察。檢查方法以視診為主,配合觸診或借助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等進行檢查。(1)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1)體溫:測量方法有口測法、腋測法和肛測法,臨床常用腋測法。注意事項:①檢查前應將體溫計的汞柱甩降至35℃以下;②用腋測法時,腋下部位應避免有冰袋、熱水袋等冷熱物體或用熱毛巾擦拭,且腋窩應干燥;③把握好測量時間,口測法和肛測法為5min,腋測法為10min;④將測得的體溫準確記錄在體溫單或病歷上。2)脈搏:多取橈動脈,必要時可取其他動脈。常用并攏的示指、中指及無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所測動脈處的皮膚上,進行左右兩側對比觸診。注意脈搏的速率、節律、強度、動脈壁的狀態等。3)呼吸:被檢者取平臥位或坐位,自然呼吸,必要時可放松腰帶。觀察其呼吸運動的類型、呼吸的頻率、深度、節律及輔助呼吸肌運動情況,有無呼吸困難及其類型。4)血壓:被測者先安靜休息5~10min。一般檢查右上臂肱動脈血壓,被測部位應與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時平第4肋軟骨,仰臥時平腋中線),袖帶縛于上臂,其下緣距肘窩2~3cm,不可過松或過緊,將聽診器體件置于肘部肱動脈上。緩慢充氣抬高血壓計汞柱,待搏動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后緩慢放氣使汞柱徐徐下降。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