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62516
- 條形碼:9787030262516 ; 978-7-03-02625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 本書特色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 目錄
總序總前言前言**章 我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回顧與評價**節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變遷一、水土流失防治政策的變遷過程二、水土流失防治政策變遷動因分析第二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體系及重大政策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體系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重大政策第三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評價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實施效果總體評價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制定與執行的主要經驗三、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二章 國外及我國臺灣省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分析**節 典型案例選取第二節 典型國家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分析一、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二、投入機制三、激勵機制四、制約機制五、科教支撐體系六、法規體系建設第三節 我國臺灣省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分析一、水土流失基本情況二、水土流失防治管理體制三、激勵機制四、制約機制五、科教支撐體系六、水土流失防治法規體系第四節 主要經驗借鑒第三章 完善我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總體構想**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環境分析一、水土流失狀況及趨勢二、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需求分析三、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臨的挑戰第二節 我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政策取向一、注重預防監督二、注重經濟激勵三、注重協調配合四、注重能力建設第三節 總體思路一、指導思想二、基本原則三、政策目標四、主要任務第四章 完善水土保持投入機制**節 水土保持投入狀況一、水土保持投入體制變遷二、水土保持投入分析第二節 取消“兩工”對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影響一、“兩工”的歷史背景二、“兩工”對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作用三、“十一五”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面臨巨大的投資約束第三節 水土保持投入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投入總量不足二、財政投入標準總體偏低三、投入結構不合理四、水土保持資金監督管理仍需完善五、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第四節 “十一五”水土保持投資平衡分析一、水土保持主要任務二、投資需求三、投資來源四、資金缺口及融資模式第五節 典型案例分析一、黃土高原治理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二、“四荒”資源大戶治理第六節 完善投入機制的建議一、合理劃分事權二、統一規劃三、創新投入機制四、提高水土保持投入水平五、加強資金監管六、建立與投入機制相適應的協調機制七、加強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和實踐第五章 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激勵機制**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激勵機制現狀與問題一、激勵機制現狀二、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第二節 典型案例分析第三節 完善激勵機制的建議第六章 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制約機制**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制約機制現狀與問題一、制約機制現狀二、制約機制存在的問題第二節 典型案例分析第三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制約機制一、修訂《水土保持法》,強化制度約束二、強化相關各方的責任與意識第四節 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績考核制度一、政績考核制度綜述二、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績考核制度的可行性三、經驗借鑒四、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績考核制度的具體途徑第七章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節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理論分析一、生態補償的基本內涵二、生態補償的經濟學基礎三、生態補償的類型劃分第二節 我國生態補償現狀與問題第三節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相關的重大政策第四節 典型案例分析一、山西省左云縣生態補償二、重慶水電生態補償機制三、神華神東煤炭分公司水土保持四、存在的問題第五節 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的框架一、原則和宗旨二、補償途徑三、補償主體四、補償標準五、補償費用征收與管理第六節 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建議第八章 健全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管理體制變遷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管理體制變遷過程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管理體制現狀與問題第二節 典型案例分析一、國家級水土保持協調機構二、流域水土保持委員會三、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員會四、部際聯席會議五、模式特點與經驗第三節 完善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的思路與對策一、問題的提出二、建立協調機制的必要性三、完善管理體制的框架設想四、健全協調機制的框架設想第四節 建立協調機制的方案選擇一、方案比較二、方案選擇第九章 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科教支持體系**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宣傳教育體系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宣傳教育狀況二、典型案例分析三、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宣傳教育第二節 水土保持科技支撐體系一、科技政策二、水土保持科技體系概況三、存在的問題四、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支撐體系的框架第三節 水土保持能力建設一、水土保持能力建設現狀與問題二、加強能力建設的對策第十章 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法律法規體系**節 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法律法規體系一、法律法規體系構成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二節 《水土保持法》執行效果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水土保持法》執行情況二、《水土保持法》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三節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議一、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二、修訂《水土保持法》第十一章 主要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 節選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回顧、評價了我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政策,借鑒國外及我國臺灣地區的經驗,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政策選擇,包括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政策框架、重大政策措施,提出了新時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若干建議。《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對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 相關資料
插圖:1997年國家制定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重要決策,我國進人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新階段。1998年國家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啟動了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工程,在長江上游、黃河中游等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實施了水土流失重點治理、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天然林保護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同時,注重安排生態用水,在塔里木河及黑河流域下游和扎龍濕地成功實施了生態調水,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恢復沙漠綠洲、遏制沙漠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有效推進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1998年后,國務院先后批準實施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對21世紀初期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確立為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以及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根本措施與切入點。到2l世紀中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基本得以治理,完成一批重點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堅決控制各種新的水土流失的產生,遏制水土流失的發展趨勢,建立起較完善的水土流失預防監督體系和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網絡,為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明確了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要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按規劃立項,按工程進度安排建設資金,地方按比例安排配套資金。《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在原全國八大片重點防治工程的基礎上,安排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啟動了黃土高原淤地壩工程、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程和珠江上游南北盤江石灰巖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同時,加大了對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黃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工程、晉陜蒙砒砂巖區沙棘生態工程、國債地方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等重點防治工程的投入力度。這些工程都執行了國家基本建設程序,實行了“六制”(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項目合同制、建設公示制、資金報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