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458322
- 條形碼:9787801458322 ; 978-7-80145-83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本書特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插圖珍藏本)》: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影響人類歷史、改變千萬人生的一本書。世界上*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它帶來的甜蜜。人生*大的災難,不在于過去的創傷,而在于把未來放棄。不懷希望,不論什么事情都做不出來。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對于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后一天。——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內容簡介
世界上*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人生*大的災難,不在于過去的創傷,而在于把未來放棄。不懷希望,不論什么事情都做不出來。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對于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人更加喜愛聲音。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后一天。在本書中,譯者編選了海倫·凱勒較為著名的作品《我的生活》、《我生活的世界》、《我的宗教》、《莎莉文老師:她心靈所撫養的孩子對她的頌贊》、《敞開的門》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相關篇目,并在每一小節后附有“譯者感言”,幫助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位偉大女性,汲取她的思想和精神財富,感悟她的卓越人生。此外,書中還精選了近30幅海倫·凱勒的珍貴照片,繪制了十幾幅精美插圖,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這位不平凡的女性,跟隨她去“看”、去“聽”,去感受這顆不掘不撓、對生命充滿無限激情的頑強心靈,是怎樣一步步、一點點創造出令世人矚目的偉大奇跡。想到海倫·凱勒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明天就要失眼那樣去利用自己的眼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目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節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插圖珍藏本)》內容簡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著名的一篇散文,寫成于1933年,*早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很多國家把它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里。在這篇文章中,海倫·凱勒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表達了自己對光明的渴望、珍視和對人生、對生活的深切關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相關資料
插圖:堆放麥子的柵子,養馬的馬房,還有那一早一晚擠牛奶的牛欄,都給了我和瑪莎無窮的快樂。我跟瑪莎一到乳牛場,那里擠牛奶的工人會允許我把手放在牛身上,甚至有時還會讓我把手放在牛的乳部,我也因此而被牛尾打了好多次。準備圣誕節也是一大快事,雖然我不明白過節的意義,但是只要一想起到時會有誘人的美味,我就非常高興。家人會讓我們磨香料、挑葡萄干、舐舐那些攪拌過食物的調羹。我也模仿別人把長襪子掛起來,然而我并不真感興趣,也沒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不像別的孩子天沒亮就爬起來看襪子里裝進了什么禮物。瑪莎-華盛頓也是個喜歡惡作劇的家伙。7月一個酷熱的午后,我和她坐在陽臺的石階上,像黑炭一樣的瑪莎把她像絨毛般的頭發用鞋帶扎起來,一束束的頭發看起來就像很多螺絲錐長在頭上。而我皮膚白皙,一頭長長的金黃色卷發。一個6歲,另一個大約八九歲。小的那個盲童就是我。我們倆坐在石階上忙著剪紙娃娃。沒過多久我們便厭倦了這種游戲,于是就把鞋帶剪碎,又把石階邊的花葉子剪掉。突然,我的注意力轉向瑪莎那一頭“螺絲錐”。剛開始時,瑪莎掙扎著不肯讓我剪,可是她越不讓我越要剪,蠻橫極了,抓著瑪莎的“螺絲錐”不放,拿起剪刀就剪下去。剪完瑪莎的頭發,我也回報瑪莎,讓她剪我的頭發,若不是母親發現,及時趕來制止,瑪莎很可能會把我的一頭秀發統統剪光。我的另一個小伙伴是貝利,也就是那只老獵狗,它很懶惰,整天一有空閑就喜歡躺在暖爐旁睡覺,一點也不愿意陪我玩。它也不夠精明,我盡力教它手語,但是它又懶、又笨,根本不懂我在干什么。貝利總是無精打采地爬起來,伸伸懶腰,嗅一嗅暖爐,然后又在另一端躺下,一點也不理會我的指揮。對于它我一點辦法都沒有,自討沒趣,便又去廚房找瑪莎玩。童年時代的一些往事歷歷在目,一想起那段沒有光、沒有聲音的黑暗世界,這些影像就會更清晰地在我心頭浮現。有一天,我不小心把水淋到圍裙上了,就解開圍裙,放在臥室暖爐的余火邊,想把它烘干,急性子的我覺得不夠快,便把圍裙放在熱灰上面。突然間,火一下子著了起來,燃著了圍裙,把我的衣裳也燒著了。我狂叫起來,老奶媽維尼趕來,用一床毯子把我裹住,差點兒把我悶死,火倒是滅了,除了手和頭發之外,其余地方燒得還不算厲害。在那些日子里我還發現了鑰匙的妙處,對它的使用方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天早上,我玩性大發,把母親鎖在廚房里。仆人們都在屋外干活,母親被鎖在里邊足有3個小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譯者:夏志強 程智海倫·凱勒(1880-1968),出生19個月時即因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障者,卻創造了人生的奇跡。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幫助下,她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并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不但如此,她還為改善盲聾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現名為海倫·凱勒國際組織)廣籌善款,創立慈善機構,積極為殘疾人造福。除此之外,她一生還勤于寫作,共創作了14部文學作品。其中在大學時代寫下的自傳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即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贏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視為20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寫成于1933年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最早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后被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里。命運給予她不幸,她卻并不因此而屈服于命運,她憑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對幸福快樂的執著追求,奮勇與命運抗爭,并最終沖破人生的黑暗與孤寂,贏得了光明和歡笑。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