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7964
- 條形碼:9787303107964 ; 978-7-303-1079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本書特色
《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雷達文藝評論精品(上卷)》:昨日風,今朝雨。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內容簡介
雷達先生“在動蕩的低谷”以“靈性激活歷史”,搜尋“廢墟上的精魂”,追尋“文學與讀者的精神聯結”,追蹤“歷史的靈魂與靈魂的歷史”,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魄力”暢談文學中的生存狀態和無主題變奏,反思“近三十年長篇小說審美經驗”,把脈分一析“當今文學癥候”,率先提出“原創力的匱乏、焦慮以及拯救”。
由當代文學生發開去聚焦茅盾文學獎搜索當代文學關鍵詞,構建作家作品檔案,并由此引發邊緣思絮,冷觀察“近三十年中國文學的精神”,細品評“新時期文學主潮”,辨“個人化”究“獨特性”,文筆精當見解新穎,對當代文學這是一部具有很高研究和參考價值的論著。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目錄
獨特性:葡萄園里的“哈姆雷特”——關于農村題材創作的一封信
模式與活力——賈平凹之謎
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新時期文學主潮論綱
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魄力——新寫實主義小說的萌動
原生態與典型化的整合——看影片《秋菊打官司》
從生存相到生活化——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小說潮流
人文精神質疑
現實主義沖擊波及其局限
“個人化”辨
“新世紀文學”的內涵——我為什么主張“新世紀文學”的提法
第二編 聚焦茅盾文學獎
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學獎
一卷當代農村的社會風俗畫——略論《芙蓉鎮》
詩與史的恢弘畫卷——論《平凡的世界》
福臨與烏云珠悲劇評價——《少年天子》沉思錄
廢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論
《戰爭和人》隨感錄
人的太陽照亮歷史的天空——我讀《歷史的天空》
《東藏記》的文化韻味
《秦腔》:鄉土中國敘事的杰出文本
麥家的意義與相關問題
第三編 小說檔案
《綠化樹》主題隨想曲——一部必然引起爭議的作品
《遠村》的歷史意識和審美價值
歷史的靈魂與靈魂的歷史——論《紅高梁》系列小說的藝術獨創性
論《鬈毛》——關于當代青年精神的一個側面的剖視
靈性激活歷史——《紅高粱》《靈旗》《第三只眼》縱橫談
說《厚土》——兼談意味、文體及其他
民族心史的一塊厚重碑石——論《古船》
《白渦》的精神悲劇
1993年“長篇現象”述評
生存的詩意與新鄉土小說——讀《大漠祭》
《狼圖騰》的再評價與文化分析
第四編 作家履痕
高曉聲小說的藝術特色
探求者的新足印——從陸文夫的創作談起
霜重色愈濃——論張賢亮的創作特點
論汪曾祺的小說
鄧友梅的市井小說
鐵凝和她的女朋友們
哦,烏熱爾圖,聰慧的文學獵人
徐懷中風格論
鄧剛的豪氣、力度與薄弱點
舊軌與新機的纏結——從《蒼生》反觀浩然的創作道路
季風與地火——劉慶邦小說面面觀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節選
《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雷達文藝評論精品(上卷)》內容簡介:雷達先生“在動蕩的低谷”以“靈性激活歷史”,搜尋“廢墟上的精魂”,追尋“文學與讀者的精神聯結”,追蹤“歷史的靈魂與靈魂的歷史”,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魄力”暢談文學中的生存狀態和無主題變奏,反思“近三十年長篇小說審美經驗”,把脈分一析“當今文學癥候”,率先提出“原創力的匱乏、焦慮以及拯救”。《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雷達文藝評論精品(上卷)》由當代文學生發開去聚焦茅盾文學獎搜索當代文學關鍵詞,構建作家作品檔案,并由此引發邊緣思絮,冷觀察“近三十年中國文學的精神”,細品評“新時期文學主潮”,辨“個人化”究“獨特性”,文筆精當見解新穎,對當代文學這是一部具有很高研究和參考價值的論著。
文藝評論精品-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上卷 作者簡介
雷達,甘肅天水人。1965年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歷任《文藝報》編輯組長,《中國作家》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研究員。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兼任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出版著作數十種,曾獲魯迅文學獎等多種重要獎項。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