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7508045602
- 條形碼:9787508045603 ; 978-7-5080-456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本書特色
《胭脂井》(套裝上下冊)作者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九十余部,約105冊。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而且擅于編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征,寥寥數(shù)語,境界全出。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內容簡介
戊戌變法將帝黨和后黨的矛盾推向極端,憑借袁世凱的〔臨機一動〕,后黨躍上了權利的顛峰。朝廷意欲借義和團運動滅洋,卻未能抵擋敵人的節(jié)節(jié)進逼,慈禧命人將珍妃透入井后挾皇帝倉皇出逃,國家的命運到了*艱難的歷史關頭……
本書是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品集的一部力作。高陽歷史小說全方位地展現(xiàn)清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他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fā)展脈絡都相當熟悉,配合上他積累的大量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使得他的小說非常貼近史實;而在細節(jié)上,他雜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士風,點綴于小說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從他的小說中看到中國古代社會包羅萬象的風俗畫卷。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節(jié)選
《胭脂井(套裝上下冊)》主要內容:戊戌變法將帝黨和后黨的矛盾推向極端,憑借袁世凱的〔臨機一動〕,后黨躍上了權利的顛峰。朝廷意欲借義和團運動滅洋,卻未能抵擋敵人的節(jié)節(jié)進逼,慈禧命人將珍妃透入井后挾皇帝倉皇出逃,國家的命運到了*艱難的歷史關頭……。《玉座珠簾》是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品集的一部力作。高陽歷史小說全方位地展現(xiàn)清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他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fā)展脈絡都相當熟悉,配合上他積累的大量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使得他的小說非常貼近史實;而在細節(jié)上,他雜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士風,點綴于小說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從他的小說中看到中國古代社會包羅萬象的風俗畫卷。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相關資料
胭脂井(上)在天津老龍頭火車站下了車,袁世凱不回小站的“新建陸軍”營地,騎著馬直馳金剛橋北洋大臣衙門,求見榮祿。榮祿是慈禧太后的親信——有個無可究詰而疑云重重的傳說,大約二十年前,慈禧太后得了一場大病,御醫(yī)會診,束手無策,于是下詔命各省舉薦名醫(yī)。直隸總督李鴻章舉薦前任山東泰武臨道無錫人薛福辰,山西巡撫曾國荃舉薦現(xiàn)任山西陽曲縣知縣杭州人汪守正,進京請脈,診斷慈禧太后所患的是“骨蒸”重癥,細心處方,漸有起色。特降懿旨:薛福辰超擢順天府尹;汪守正升任天津知府。這一恩遇,既是酬庸,亦為了地邇宮禁,診治方便。照歷來的規(guī)矩,帝后違和,所有脈案藥方,逐日交“內奏事處”,供大臣閱看。有那深諳醫(yī)道的人,總覺得脈案極其高明,處方并不見得出色,甚至有時候有藥不對癥的情形。日子一久,才知道慈禧太后所患的是一種不能告人的病:小產(chǎn)血崩,經(jīng)水淋漓。皇太后小產(chǎn)是天下奇聞,御醫(yī)相戒,三緘其口,處方下藥,亦就無的放矢了。薛福辰和汪守正,到底是讀書做官的,胸中別有邱壑。病癥是看出來了,既然說不得就不說!托名癥象相似,由積勞積郁而起的“骨蒸”,卻將治小產(chǎn)血崩、經(jīng)水不凈的藥,隱藏在治骨蒸的方子中。用“說真方、賣假藥”的訣竅,對癥下藥,果然收功。這就又出現(xiàn)了一個疑問,如果說慈禧太后是武則天,誰又是“蓮花六郎”?眾口耳傳,就是這位豐神俊逸、最講究衣飾的榮祿。但是,二十年前的榮祿,并未因此加官晉爵,反倒失意了。當時南北兩派勢如水火,南派領袖沈桂芬與軍機大臣大學士寶,合力排擠附于北派領袖李鴻藻的榮祿,找個過錯,交部議處,將榮祿由俗稱“九門提督”的步軍統(tǒng)領,一降而為副將。榮祿很見機,引疾奏請開缺,閉門閑居,到光緒十二年才外放為西安將軍。這是個閑冷的缺分,倒虧他能守得住,一干八年,直到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旬萬壽,進京祝嘏。正好恭王復起,重領軍機,深知榮祿干才,保他重回步軍統(tǒng)領衙門,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第二年調任兵部尚書。就此扶搖直上,再下一年升協(xié)辦大學士。這一年——光緒二十四年,在四月廿三,皇帝下詔“定國是”,決意變法維新的第十天,由慈禧太后授意,升榮祿為文淵閣大學士,實授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號為“疆臣領袖”。但是,這個缺分的重要,在于兼領北洋大臣。而從光緒初年,李鴻章督直,一意講求堅甲利兵以來,北洋更掌握了舉國主要的兵力,成了真正的“疆臣領袖”。慈禧太后派榮祿出鎮(zhèn)北洋,勒兵觀
胭脂井:慈禧全傳-高陽作品·上下冊 作者簡介
高陽(1922-1992),臺灣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冰,筆名郡望、吏魚,出生于錢塘望族。
大學未畢業(yè),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當了空軍軍官。
1948年隨軍赴臺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后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高陽擅長于史實考據(jù),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僅在于評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將其史學知識用于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
1962年,高陽受邀于聯(lián)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的濫觴。爾后發(fā)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巖三部曲《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更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90余部,約105冊。
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情節(jié)跌宕,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征,寥寥數(shù)語,境界全出。
- 主題:《慈禧全傳》的一部分
此書是《慈禧全傳》的一部分,因為故事情節(jié)有歷史年代劃分,也可以分開閱讀,所以單獨了這本書(上下兩冊),本書故事內容主要發(fā)生在光緒帝時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