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shù)——浙江傳統(tǒng)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zhèn)
植物專類園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12112043
- 條形碼:9787112112043 ; 978-7-112-11204-3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專類園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4章。第1章介紹廠植物專類園的慨念和特點。第2章簡要回顧了我國植物專類園的發(fā)展歷史。第3章論述了植物專類園建設的一般問題,包括植物專類園的選址和造景形式、造景藝術(shù)原理、植物材料的選擇和植物配植等內(nèi)容。第4章結(jié)合目前我國植物專類園建設的實際,對17類著名花木的專類園建設分別進行了論述,包括山茶專類園、杜鵑花專類園、桂花專類園、梅花專類園、牡丹專類園、碧桃專類園、月季和薔薇專類園、海棠專類園、櫻花專類園、丁香專類園、木蘭專類園、竹子專類園、棕櫚專類同、蘇鐵專類園、鳶尾專類園、仙人掌科和多肉植物專類園以及水生植物專類園,每一部分都包括屬種和品種的介紹、生態(tài)習性和繁殖方法、栽培歷史和花文化、值物配植以及常見的專類園簡介。
本書在突出科學性的前提下,將中國花文化與植物造景應用結(jié)合起來,附有大量精美圖片,適合廣大的園卡小工作者、風景園林設計師、旅游管理部門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園林專業(yè)帥生參考,作為輔助教材。
植物專類園 目錄
1.1 植物專類園的概念
1.2 植物專類園的特點
第2章 我國植物專類園的發(fā)展歷史
2.1 起源階段
2.2 成熟階段
2.3 繼承和發(fā)展階段
第3章 植物專類園建設
3.1 植物專類園的選址與規(guī)模
3.2 植物專類園的景觀營造
3.3 植物材料的選拃
3.4 植物專類園設計的景觀藝術(shù)原理
3.5 植物專類園的植物配植
第4章 常見植物專類園的建設
4.1 山茶專類園
4.2 杜鵑花專類園
4.3 桂花專類園
4.4 梅花專類園
4.5 牡丹專類園
4.6 碧桃專類園
4.7 月季和薔薇專類園
4.8 海棠專類園
4.9 櫻花專類園
4.10 丁香專類園
4.11 木蘭專類園
4.12 竹子專類園
4.13 棕櫚專類園
4.14 蘇鐵專類園
4.15 鳶尾專類園
4.16 仙人掌科與多肉植物專類園
4.17 水生植物專類園
參考文獻
圖片索引
植物專類園 節(jié)選
《植物專類園》共4章。第1章介紹廠植物專類園的慨念和特點。第2章簡要回顧了我國植物專類園的發(fā)展歷史。第3章論述了植物專類園建設的一般問題,包括植物專類園的選址和造景形式、造景藝術(shù)原理、植物材料的選擇和植物配植等內(nèi)容。第4章結(jié)合目前我國植物專類園建設的實際,對17類著名花木的專類園建設分別進行了論述,包括山茶專類園、杜鵑花專類園、桂花專類園、梅花專類園、牡丹專類園、碧桃專類園、月季和薔薇專類園、海棠專類園、櫻花專類園、丁香專類園、木蘭專類園、竹子專類園、棕櫚專類同、蘇鐵專類園、鳶尾專類園、仙人掌科和多肉植物專類園以及水生植物專類園,每一部分都包括屬種和品種的介紹、生態(tài)習性和繁殖方法、栽培歷史和花文化、值物配植以及常見的專類園簡介。《植物專類園》在突出科學性的前提下,將中國花文化與植物造景應用結(jié)合起來,附有大量精美圖片,適合廣大的園卡小工作者、風景園林設計師、旅游管理部門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園林專業(yè)帥生參考,作為輔助教材。
植物專類園 相關(guān)資料
插圖:早在3000多年前,隨著商周時代“囿”的出現(xiàn),中國園林便逐步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和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屹立于世界園林之林。在我國園林發(fā)展史上,觀賞植物的栽培和造景應用貫穿于歷史發(fā)展的全過程,而專類栽培的歷史也極為悠久。2.1起源階段我國觀賞植物專類園的布置方式起源于秦漢時期的長安(今西安市西北),到南北朝時期在建康(今南京市)已經(jīng)逐漸形成規(guī)模。專類栽培最初以實用為主要目的,但逐漸地開始帶有一些觀賞游覽的性質(zhì),如《詩經(jīng)》中提到的芍藥栽培, 《離騷》中談到的“滋蘭九畹,樹蕙百畝”,而春秋時吳王夫差(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為西施建“玩花池”,栽培荷花專用于玩賞(周維權(quán),1999)。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量的植物專類栽培形式,“長楊宮”、“竹宮”(設于甘泉宮)、“棠梨宮”、“葡萄宮”以及青梧觀、細柳觀、廖木觀、蕙草殿等,都是明確地以較大規(guī)模分別采用了垂柳、竹子、梨、葡萄等觀賞植物為造景材料,以專類方式布置的。如漢朝的“葡萄宮”在今周至縣境內(nèi),漢武帝時興建,據(jù)《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昔孝武帝伐大宛,采葡萄種之離宮。”可知這是一處專為引進葡萄而培育繁殖的園場建筑。“長楊宮”則為秦之舊宮,《三輔黃圖》載: 至漢修飾以備行幸,宮中有垂楊數(shù)畝,因為宮名。”不過,這些宮、觀均以建筑占有較大比重,應該是專類園的雛形。而漢代博陸侯霍光的私家花園有睡蓮池,專種五色睡蓮,則是最早的小型睡蓮專類園了(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自魏、晉、南北朝以至于隋,用觀賞植物布置成專類園的造景形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當時的不少花圃、宮苑還直接以花木的名字來命名。如東晉藥圃收集了大量的芍藥,名之日“芍藥園”;南朝宋元帝整修建康(南京)桑泊(即現(xiàn)在的玄武湖),不僅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而且湖中盛栽荷花,盛夏紅裳翠蓋,景色迷人;齊時的芳林苑則以桃花著稱,是早期的桃花專類園;梁元帝竹林堂的“薔薇園”,則種植了許多當時著名的薔薇品種,標志著專類園造景形式趨于成熟。據(jù)《寰宇記》載:“梁元帝竹林堂中,多種薔薇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