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02034
- 條形碼:9787511102034 ; 978-7-5111-020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本書特色
《能源、環境與發展(2009)》是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內容簡介
2009年,中國政府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豐富和完善應對危機的一攬予計劃,在推動經濟全面復蘇的過程中,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投資方向,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促使中國經濟率先出現回升向好的趨勢。2009年,中國隆重慶祝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嶄新形象,同時也對未來中國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召開了2009年年會。會議以“能源、環境與發展”為主題,著重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危機以及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等相關問題。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出席年會的外方代表時明確指出,中國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沒有放松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并努力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將把應對氣候變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取法律、經濟、科技等綜合措施,全面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
國合會中外委員認為,中國不僅要立足當前,不斷完善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要著眼長遠,堅持節能減排,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不動搖、行動不松懈、政策不改變;全球金融危機為重塑環境與經濟關系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重要趨勢。中國應當抓住機遇,加速實現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繁榮。
作為年度出版物,本政策報告的基礎是國合會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合會中外委員和專家學者對中國環境與發展相關問題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供國內各級決策者、專家學者和公眾參考。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目錄
引言
一、經濟刺激計劃和環境績效
二、可持續消費和綠色增長
三、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
四、展望未來
五、結論——未來綠色繁榮的前景
第二章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途徑研究
一、全球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
二、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十分必要和緊迫
三、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立足國情、克服瓶頸
四、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情景分析
五、五個支柱和三個基礎構成了中國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
六、政策建議
第三章 能源效率和環境保護經濟政策
一、研究背景與目標
二、環境稅與能源效率
三、綠色信貸
四、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第四章 城市發展的能源效率政策——建筑和交通部門
引言
一、消費領域是實現城市節能的關鍵
二、防止城市消費領域能耗隨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加
三、政策建議
第五章 中國農村發展中的能源、環境及適應氣候變化政策
一、中國農村能源、環境和適應氣候變化問題的研究背景
二、中國農村能源的現狀、趨勢和問題
三、農村能源消費的環境效應
四、農村能源、環境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國際經驗
五、農村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選擇
六、中國農村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案例
七、政策建議
第六章 煤炭可持續利用與污染控制政策
一、中國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趨勢
二、中國煤炭可持續利用戰略目標與制約因素
三、中國煤炭可持續開發的資源環境對策
四、中國煤炭高效潔凈利用對策
五、中國煤炭可持續利用的環境保護對策
六、主要結論
七、政策建議
第七章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給中國政府的政策建議
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二、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發展低碳經濟
三、實施安全、高效和清潔的國家煤炭開發與利用戰略
四、創新思路,解決城市發展中突出的能源環境問題
五、強化農村能源環境管理,重視氣候變化適應措施
六、改革和完善經濟政策,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管理水平
七、制定綠色“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附件
附件1 國合會政策建議影響和中國環境與發展重要政策進展(2008-2009)
附件2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組成人員
致謝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節選
《能源、環境與發展(2009)》內容簡介:2009年,中國政府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豐富和完善應對危機的一攬予計劃,在推動經濟全面復蘇的過程中,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投資方向,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促使中國經濟率先出現回升向好的趨勢。2009年,中國隆重慶祝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嶄新形象,同時也對未來中國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召開了2009年年會。會議以“能源、環境與發展”為主題,著重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危機以及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等相關問題。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出席年會的外方代表時明確指出,中國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沒有放松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并努力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將把應對氣候變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取法律、經濟、科技等綜合措施,全面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國合會中外委員認為,中國不僅要立足當前,不斷完善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要著眼長遠,堅持節能減排,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不動搖、行動不松懈、政策不改變;全球金融危機為重塑環境與經濟關系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重要趨勢。中國應當抓住機遇,加速實現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繁榮。作為年度出版物,本政策報告的基礎是國合會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合會中外委員和專家學者對中國環境與發展相關問題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供國內各級決策者、專家學者和公眾參考。
2009-能源.環境與發展 相關資料
插圖:從中期來看,金融危機可能會對中國的環境保護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宏觀經濟依舊遲緩,企業利潤持續微薄,那么企業可能會首先選擇犧牲環保方面的努力。維持盈利和就業將會是首要目標。一些已經安裝了環保設施的企業可能會停止使用這些設施。這將導致更大的污染,可能會惡化將來的環境危機。由于需要刺激就業,先前采取向鼓勵節能和環保方向轉變的措施可能會受到損害。例如恢復對一些高能耗產品出口的退稅補貼。中國也可能在一些出口產品上遭遇非關稅貿易壁壘,這是發達國家利用環保為掩護的貿易保護手段。正如其他一些國家一樣,中國采取的刺激內需的做法可能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鼓勵私家車的購買。經濟刺激計劃驅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大量新的投資。這些地區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中心。它們是否會像早期的東部地區一樣,將發展置于環境保護之上?中國已經開始利用股票市場價格下跌這一有利時機收購海外公司,特別是在資源行業上。這一點非常容易讓人理解,不僅僅是由于目前時機有利于討價談判,而更重要的是要保證長期的供應。但是中國在建立健全保證海外投資充分考慮環境和其他因素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可能提供資金的中國銀行業正考慮環境保護因素,制定規章制度用以約束中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在海外的中國公司,無論在哪里都需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國已經決定,無論下一年的經濟危機會怎樣,中國都將繼續參與非洲的發展建設。無論是對非洲還是世界上其他的貧困地區(包括部分亞洲國家),中國在這方面都處于有利的地位。在這些國際合作中,中國需要把環境保護納入到考慮中來。最終,這樣的承諾將會加速綠色科技、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經驗以及環境與發展其他方面經驗的相互分享。5.小結(1)在應對過去一年來多重危機過程中中國的環境保護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為了減緩危機的負面影響,中國已經制訂了世界上最大計劃之一的經濟刺激方案和綜合產業振興計劃。一方面,這會給環境保護帶來機遇;另一方面,它也帶來了潛在的環境風險。在某些時候,風險可能甚至會超過環境改善的效益。(2)目前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總體計劃可以說是促進增長、鼓勵消費和促進結構調整。這些計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改善質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減少能源使用和確保環境保護來實現增長。這當然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挑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