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咱們電視有力量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87970
- 條形碼:9787811087970 ; 978-7-81108-79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咱們電視有力量 本書特色
《咱們電視有力量》:楊華:非常時期方顯“咱們電視有力量”白巖華:記者成名的時代開始了張泉靈:出鏡記者需要具備什么?柴靜:對事實負責 用證據說話
咱們電視有力量 內容簡介
地方記者部是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的一個部門,其前身叫地方新聞部,成立于1998年5月。比地方新聞部更早的名稱,叫新聞部地方組,成立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迄今已經有近30年的歷史。不管叫什么名稱,跟全國各地方電視臺打交道,組織、編輯地方臺新聞在中央臺播出,是地方部一以貫之的*重要的職能。截至2009年11月下旬的一項統計數據,中央臺新聞頻道所播節目的三分之一,來自全國各省級電視臺和城市臺甚至縣級電視臺,而這些節目,都要通過地方部的聯絡、傳送和編輯。2008年,是地方部成立十周年。建部十年,地方部未曾出版過任何書。在出書盛行的當今,一個如此“鬧猛”的地方部,居然沒有出過書,似乎是個異數。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出版《咱們電視有力量》這本書,應該既是對部門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地方臺工作的反映,更是一個歷史記載。
咱們電視有力量 目錄
記者成名的時代開始了——白巖松講課之一
主持人在演播室要敢于“救場糾錯”——白巖松講課之二
直播中記者如何不再緊張——白巖松講課之三
我心目中的好現場記者——白巖松講課之四
現場直播中的出鏡記者需要具備什么——泉靈講課之一
出鏡記者要做哪些準備——泉靈講課之二
突發新聞和大型公共信號直播現場,記者能做什么——泉靈講課之三
柴靜答郎永淳問
海峽兩岸衛星連線之經驗
為什么要搞中國電視新聞直播聯盟——打造中國電視新聞的利益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之一
直播聯盟能夠做什么——打造中國電視新聞的利益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之二
直播聯盟有哪些原則——打造中國電視新聞的利益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之三
干事篇(春)
凝凍凝聚
“三巴掌”背后的“十分鐘”
拉薩:三月里的傷痛
“3·14”的拉薩記憶
戰斗的早晨
我在阿壩的日子
我坐著防彈車采訪
2008:我的n個“**次”
一個直播“新人”的工作日志
2008年春節的一場直播
穿越“帆船之都”的夢想——2008年3月24日青島火炬直播手記
一次費盡周折的直播
直播的收獲
杭州灣跨海大橋直播
大橋跨越杭州灣直播跨越新階段
干事篇(夏)
抗震報道吹響新聞直播“集結號”
當災難瞬間降臨
在前線的后期
我的聯絡員生活
我們悲傷但是不絕望
08小事記
四川災區三記
三進北京城
意料之外的驚喜
……
干事篇(秋)
干事篇(冬)
議事篇
往事篇
大事篇
咱們電視有力量 節選
《咱們電視有力量》內容簡介:地方記者部是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的一個部門,其前身叫地方新聞部,成立于1998年5月。比地方新聞部更早的名稱,叫新聞部地方組,成立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迄今已經有近30年的歷史。不管叫什么名稱,跟全國各地方電視臺打交道,組織、編輯地方臺新聞在中央臺播出,是地方部一以貫之的*重要的職能。截至2009年11月下旬的一項統計數據,中央臺新聞頻道所播節目的三分之一,來自全國各省級電視臺和城市臺甚至縣級電視臺,而這些節目,都要通過地方部的聯絡、傳送和編輯。2008年,是地方部成立十周年。建部十年,地方部未曾出版過任何書。在出書盛行的當今,一個如此“鬧猛”的地方部,居然沒有出過書,似乎是個異數。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出版《咱們電視有力量》這本書,應該既是對部門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地方臺工作的反映,更是一個歷史記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