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2512
- 條形碼:9787500482512 ; 978-7-5004-8251-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本書特色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錢江新潮文叢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內容簡介
浙大中文系辦學歷史悠久。往遠說,可追溯到林啟主持的求是書院。當時辦學伊始,書院即開設國文課程,先后延請宋恕、陳去病、馬敘倫、沈尹默、張相等著名學者授業講學——以此算起,中文系已歷春秋百有十載。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目錄
自序“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圍繞孔子展開的各種關于“自我與他者”的評價
**部分 對話的理論與原則
**章 巴赫金的對話理論研究
第二章 西方男權話語中的女性形象解讀
第三章 開放文本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談《蒼蠅》的互文性
第四章 讀者的主體性與文本的主體性
第五章 后現代主義文學的四個基本特征
第六章 存在主義文論——現代與后現代之間
第七章 話語權力與跨文化對話中的形象傳遞
第八章 從浪漫主義看現實與可能之間的對話
第二部分 中西文論對話的立場與可能
**章 中西文論對話與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研究現狀及反思
第二章 論道法自然與天人合一的基本表現形態及其現代意義
第三章 從《路得記》看儒家傳統文化的親緣原則
第四章 從《文心雕龍》的研究看中西文論對話
第五章 孔子與蘇格拉底個體形象比較研究
第六章 孔子的“圣人”觀念與蘇格拉底的“神”的觀念比較研究
第七章 柏拉圖的對話體與孔子的語錄體的比較研究
第八章 文化詩學研究中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的困境與出路
第三部分 專論
**章 羅蘭.巴特眼中的日本文化
第二章 論薩特創作中的共時性
第三章 “sheorhe"如何指稱上帝——女性主義解讀《圣經》的新視角
第四章 楊憲益與戴乃迭古典文學英譯的學術成就
第五章 宇文所安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幾個基本主題
第六章 從孔子評管仲看石濤的愛國思想
第七章 談張藝謀電影的三個基本主題及對當代中國電影的意義
第八章 鉆堅求通鉤深取極——讀羅宗強《讀文心雕龍手記》
致謝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節選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主要內容簡介:浙大中文系辦學歷史悠久。往遠說,可追溯到林啟主持的求是書院。當時辦學伊始,書院即開設國文課程,先后延請宋恕、陳去病、馬敘倫、沈尹默、張相等著名學者授業講學——以此算起,中文系已歷春秋百有十載。
自我與他者-文學的對話理論與中西文論對話研究 作者簡介
鄒廣勝,男,1967年生于江蘇豐縣,1987年畢業于洛陽工學院社會學科部,1995年獲四川大學中文系世界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西方文學與文論,2000年獲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文學的基礎理論,2000年至2002年在浙江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中西比較詩學。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哈佛大學訪學。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