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精神單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31459
- 條形碼:9787106031459 ; 978-7-106-0314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神單間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故園舊夢的回憶之作。
優雅的父親、代寫書信的老人、愛唱戲的理發師……
那些特殊歲月的小鎮人物豐滿而靈動,留下了追憶思索的濃濃痕跡。
這是一部叩問靈魂的暢想之作。
獨對的皎月、心底的流水、信仰的話題……
豐沛的情感沿著美與善的道路前行,尋找著內心深處安靜的棲息之所。
這是一部尋找信仰的游歷之作。
遙遠的村落、幽長的巷道、千年的雕塑……
一行行躍動的文字背后,深藏著亙古的素美和厚重的情韻。
這是一部深度閱讀的探究之作。
羅伯一格利耶、里爾克、魯迅……
不落窠臼的評論與視角獨特的感悟,彰顯了一位愛書人的坦蕩性情和心靈質量。
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束縛住原本無邊無際的思想和感情。
我們也可以秉承信仰,心意恒定而不畏艱險,去追尋黎明的曙光。
翻開本書,遵循自己的內心,這里將為您獻上一方晴空。
精神單間 目錄
【**輯】 在漸逝的星空下
父親的優雅
美麗的女人
代寫書信的老人
傳說之死
獨身女人
賣開水的人
孫福林
尤八爺
生活如戲
被折斷的翅膀
有這樣一個富農
懷念二姨父
釣者二題
抄家
成分散記
報名的故事
饑餓記憶
無法畢業的考試
童年故事
命題作文
前途
鞋說
送盲人回家
文曲星
【第二輯】精神單問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獨對皎月
個性的執著
夢里桃花
男子的小屋
生命感想
湯湯大運河
眺望時間
“文革”余波記
心底的流水
游覽南京的幾種方式
信仰的話題
迷失的靈魂
色盲
張掖臥佛記
沈園的沉思
不化蝶又如何
等待
暴風雨
【第三輯】詩在哪里
拂曉雞唱
超越千年
大漠胡楊
獨臥扇子崖
對一條小路的懷念
甘泉與荒漠
寒夜鐘聲
換個角度看嘉峪關
魂牽夢繞臺兒莊
嶗山隨想
莫高莫高我的家
那一片山菊花
人生際遇的悲涼訴說
三峽如巷
山問野店吃炒雞
蘇州的小巷
臺兒莊的糝
微笑的盧舍那
為了那醉人的綠
小樓一夜聽濤聲
尋找美麗
夜宿龍泉寺
硬席車廂
遠方在心中
平陽九章
西湖二題
紫丁香
走進百草園
【第四輯】深度閱讀
喚醒內心沉睡的激情——讀羅伯一格利葉《去年在馬里安巴》
精神的冒險之旅——讀里爾克《沉重的時刻》
渴望壯舉——讀《西域的憂傷》之一
絕望的經歷——讀《西域的憂傷》之二
誰為孔乙己哭泣——讀魯迅《孔乙己》札記
另一種活法——讀羅薩《河的第三條岸》l
那條路——讀史鐵生《我與地壇》
漂泊的靈魂
纖細而溫暖的戰栗
虛幻的村莊——讀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
藝術的力量
走向梵高
吉慶街的偽風景——讀池莉中篇小說《生活秀》
失落的意義失敗的寓言——讀閻連科中篇小說《年月日》
精神單間 節選
本書內容:這是一部幫園舊夢的回憶之作,優雅的父親、代寫快的老人、愛唱戲的理發師……
精神單間 相關資料
父親的優雅上世紀60年代初,我家住在泰山廟改成的一所小學里。那所小學叫臺兒莊二小。到了暑假,我跟著母親到徐州姥姥家去了,二叔三叔小姑也不知都跑到哪兒去了,家里只剩下奶奶守家。二小已經放假,雙扇大木門上了大鎖。父親不在家里住,他住在鎮東頭二中的單身教師宿舍里。那一天,父親從二中過來幫我奶奶挑水。父親先在墻頭上喊。他不喊娘,他從來不喊奶奶娘,好像他喊不出口。不過奶奶也不生氣。父親是奶奶的大兒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尖子生,一直都是奶奶心中的最大驕傲。父親給奶奶帶來了這種驕傲,至于喊不喊娘又有什么呢?父親沒有喊娘,也沒有喊挑水,他喊的是“拿扁擔”。喊到第三聲的時候奶奶聽到了父親的喊聲,她“噢“了一聲算作回答,然后趕忙拿著扁擔提著兩只水罐趕往廟門口。從我家住的東挎院到廟門口有一百多米遠,奶奶要走好幾分鐘。奶奶的腳很小,裹過的,只有三寸多一點。奶奶晚上洗腳的時候,我經常蹲在一旁看。奶奶是很以她的小腳為驕傲的。奶奶告訴我,她們那時出嫁,不看臉長得怎么樣,只看腳,腳小為俊。“我這還不算小的呢,還有比我更小的”,奶奶說。我看著奶奶臉上的笑容很不解,臭腳丫子有什么好看的呢?我想。奶奶一搖一晃地把水罐提到廟門口,父親取下大門下面的閘板,接出扁擔和瓦罐,在廟門南面二十多米遠的一口井里提了水,挑到大門口,又從門下邊給奶奶遞了進去,然后就同奶奶告別。回二中去了,父親為什么沒有翻過墻頭,或從大門下爬過去,幫奶奶把水挑回家?父親從沒給我講過這件事,這件事是奶奶告訴我的,她也沒有認為在這件事情上父親做的有什么不妥。奶奶認為父親只能做到這一步。父親是位中學教師,他能爬過墻頭為奶奶挑水嗎?不能。他能像小孩子一樣從大門的閘板下面鉆過去,幫奶奶把水挑回家嗎?也不能。奶奶的意識依然活在舊社會。舊社會的中學教師是有身份的人。在奶奶的眼里,父親是家里的頂尖人物,她是不會要求自己的大兒子爬過墻頭或鉆過門洞以把衣服弄臟為代價,來替自己把水挑回家的。剩下的問題再難也要留給自己去解決。于是奶奶在絕望中鼓足了勇氣,把水罐一溜煙地挑回了家。事后她認為有神靈在幫助她。父親在家中的地位的崇高決定了他的衣著。冬天里,他穿一雙黑色的牛皮棉鞋,擦上鞋油,锃亮锃亮的。鞋里子是帶毛的狗皮,又軟又暖和。父親不出腳汗,冬天他的腳是干的,穿那樣的皮鞋應該很舒適。夏天,父親從不戴草帽,而是手拿一把芭蕉扇走路。在太陽地兒里,父親的芭蕉扇比現在時
精神單間 作者簡介
梁化樂,1954年出生于山東臺兒莊這個充滿血性的打鬼子的地方。曾當過工人、大學教師,現任山東省棗莊市作家協會主席,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1982年開始文學創作,在《青年文學》、《小說界》、《青春》、《萌芽》、《時代文學》、《山東文學》、《文學世界》、《春風》、《當代小說》、《散文》、《青年作家》、《文學報》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作品100余萬字。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