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13760
- 條形碼:9787300113760 ; 978-7-300-1137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書特色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作為*年輕的法學分支學科,在本專業學者的共同努力和整個法律界的積極支持下,得以迅速和健康地發展,“十一五”期間更被列為法學核心課,這對于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教材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書的編寫旨在博采眾長,整合本專業多年來教學科研實踐成果,促進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教材向系統化、標準化、成熟化方向發展,更好地適應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作為核心課的教學需要。與法學其他分支學科相比,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內容更為龐雜,與更多的相關學科相交叉,這種特點在教材中不能回避,尤其在緒論和總論中,邊緣化的知識占有一定比重。根據本科教學的實際,要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看得懂、記得住,有必要對教材內容在教學中作出適當安排。建議緒論、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和國際環境法這三個部分作為邊緣知識對待,為學習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環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作為分論對待,在宏觀上掌握其知識體系,為今后做深入專題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礎;總論中的其他各章節應作為本科教學的重點內容。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目錄
**章 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第二章 環境法概述
第三章 環境法的主要制度
第四章 環境法治
第五章 環境侵權與環境民事責任
第二編 環境污染防治法
第六章 環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七章 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八章 水污染防治不支
第九章 海洋環境保護法
第十章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第十一章 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防治法
第三編 自然資源保護法
第十二章 自然資源保護法概述
第十三章 生物資源保護法
第十四章 非生物資源保護法
第十五章 特定區域環境保護法
第十六章 能源法
第四編 國際環境法
第十七章 國際環境法概述
第十八章 國際環境法的淵源
第十九章 國際環境法中的國際組織
第二十章 國際環境責任和國際環境法的實施
第二十一章 國際貿易與環境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節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2版)》內容簡介:法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并居于先導性的戰略地位。在我國社會轉型的新世紀、新階段,法學教育不僅要為建設高素質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服務,而且要面向全社會培養大批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發展經濟的高層次法律人才。近年來,法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法科數量增長很快,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培養層次日漸完善,目前已經形成了涵蓋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接受法科教育已經成為莘莘學子的優先選擇之一。隨著中國法治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法學教育的事業大有可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前途充滿光明。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法學教育的宗旨并非培養只會機械適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載著培養追求正義、知法懂法、忠于法律、廉潔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務。要完成法學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須認真抓好教材建設。我始終認為,教材是實現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學教材不僅僅是法學知識傳承的載體,而且是規范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法學教育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二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相關資料
在處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上,人類往往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的勝利。其實,人類對自然的每一次勝利,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都要受到自然界的報復。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當他們在山南坡把在北山坡得到精心保護的那同一種樅樹林砍光用盡時,沒有預料到,這樣一來,他們就把本地區的高山畜牧業的根基毀掉了;他們更沒有預料到,他們這樣做,競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問內枯竭了,同時在雨季又使更加兇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上。”①因此,我們在處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時,必須記取前人盲目改造自然的教訓,不應再以自然征服者的姿態自居,而應按自然發展的規律去開發利用環境。我們必須時刻記住: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類要想長久地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與環境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三、環境對發展的作用由于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為此環境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環境提供人類活動不可缺少的各種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各種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環境整體及其各組成要素都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以1992年為例,該年度全世界共采掘煤炭43億噸,原油29億噸,利用土地資源生產谷物19.5億噸,大豆1.1億噸,棉花0.18億噸。②可以說地球上各種經濟活動都是以這些初始產品為原料或動力而開始的。環境資源的多寡也決定著經濟活動的規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經濟快速增長,各種資源的消耗量幾乎也是同步增長的。其次,環境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的廢物和廢能量進行消納和同化(即環境自凈功能或環境容量)。經濟活動在提供給人們所需產品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副產品。限于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這些副產品一時不能被利用而被排入環境,成為廢棄物。環境通過各種各樣的物理、化學、生化、生物反應來消納、稀釋、轉化這些廢棄物的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