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學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10579
- 條形碼:9787509710579 ; 978-7-5097-105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學新論 內容簡介
2005年,筆者就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問題發表了一些看法。這些看法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關心的同志把這些看法稱作“劉國光經濟學新論”,并且以此為題組織了多次研討會進行討論。*近有朋友建議筆者把這幾年的文章集成“新論”,筆者也想將改革開放以來自己對經濟學的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整理出來請大家檢閱。因此,筆者選了若干篇文章,以《經濟學新論》的書名問世。筆者的已故摯友錢伯海教授,1999~2001年也曾用這個書名出過書。他的書從經濟學“總論”講起,包括“基礎理論”、.“市場經濟”、“企業經濟”、“國民經濟”和“國際經濟”,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完整系統的經濟學著作。筆者這本《經濟學新論》卻不是系統講述經濟學的,而是講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如經濟模式問題、計劃與市場問題、效率與公平問題、兩種改革觀問題、經濟理論的演變問題,等等。相對于改革開放以前的文章,這些文章確有新意,并且,隨著改革開放道路上出現的新問題,筆者也力求創出新意。但是,筆者認為,在創新意過程中,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經濟學新論 目錄
關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及模式轉換的若干問題(節要)
在改革的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改革理論十年回顧
宣揚“趨同論”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在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反映
關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問題
我的經濟觀
——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幾個問題
——中央機關講座講演稿
對楊繼繩同志《顯學的危機》一文的意見
經濟科學與當前形勢
——《科技潮》主編專訪
實現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軌
——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筆談
八十心跡
——在慶祝劉國光教授80華誕暨中國經濟學前景懇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答辭
對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一些問題的看法
在“劉國光經濟學新論研討會”第三次會議上的發言
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
——《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
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
——讀胡錦濤同志3月7日講話有感
略論“市場化改革”
——我國改革的正確方向是什么?不是什么?
關于當前思想理論領域一些問題的對話
關于分配與所有制關系若干問題的思考
對十七大報告關于經濟領域若干論述的理解
計劃與市場關系變革的三十年及我在此過程中的一些經歷
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年
夏小林著《為誰作嫁? ——經濟學、市場和改革》序
進一步清理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
——劉國光與楊承訓的對話
當前世界經濟危機中中國的表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的關系
經濟學新論 節選
《經濟學新論》內容簡介:2005年,筆者就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問題發表了一些看法。這些看法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關心的同志把這些看法稱作“劉國光經濟學新論”,并且以此為題組織了多次研討會進行討論。*近有朋友建議筆者把這幾年的文章集成“新論”,筆者也想將改革開放以來自己對經濟學的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整理出來請大家檢閱。因此,筆者選了若干篇文章,以《經濟學新論》的書名問世。筆者的已故摯友錢伯海教授,1999~2001年也曾用這個書名出過書。他的書從經濟學“總論”講起,包括“基礎理論”、“市場經濟”、“企業經濟”、“國民經濟”和“國際經濟”,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完整系統的經濟學著作。筆者這本《經濟學新論》卻不是系統講述經濟學的,而是講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如經濟模式問題、計劃與市場問題、效率與公平問題、兩種改革觀問題、經濟理論的演變問題,等等。相對于改革開放以前的文章,這些文章確有新意,并且,隨著改革開放道路上出現的新問題,筆者也力求創出新意。但是,筆者認為,在創新意過程中,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經濟學新論 作者簡介
劉國光
1923年11月23日 生于江蘇南京。
1946年 畢業于云南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
1946年至1948年 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任助教。
1948年9月至1951年 南京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1951年至1955年 蘇聯莫斯科經濟學院國民經濟計劃教研室研究生。
195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后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經濟研究》雜志主編、所長等職務。
1975年至1980年借調到國家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工作。
1981年至1982年兼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1982年至1993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82年至1992年 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93年11月起 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
1993年至1998年 任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8年5月27日 被波蘭科學院選為外國院士。
2001年9月20日 被俄羅斯科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2005年3月 獲首屆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
2006年7月 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推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現任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及其評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名譽理事長。
兼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大學教授。
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
多年來,參加和領導過中國經濟發展、宏觀經濟管理、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課題的研究、論證和咨詢,是當前中國最著名和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