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納米毒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361506
- 條形碼:9787811361506 ; 978-7-81136-15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米毒理學 本書特色
本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為納米毒理學緒論部分,介紹或討論了為理解納米毒理學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預備知識,對本書所遵循的粒子的觀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并將基本粒子、化學性粒子及納米粒子與物質問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對生物組織損傷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中篇十一章是對目前為止的對納米粒子對人體及生物體毒性作用研究資料或觀察到的毒理現象的介紹。下篇六章則是對納米生物安全性中目前的熱點.粒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的探討,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氣環境中粒子的毒性及毒理問題,并介紹了經典毒理學中關于氣載粒子毒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醫療處理方法
納米毒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為納米毒理學緒論部分,介紹或討論了為理解納米毒理學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預備知識,對本書所遵循的粒子的觀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并將基本粒子、化學性粒子及納米粒子與物質問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對生物組織損傷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中篇十一章是對目前為止的對納米粒子對人體及生物體毒性作用研究資料或觀察到的毒理現象的介紹。下篇六章則是對納米生物安全性中目前的熱點.粒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的探討,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氣環境中粒子的毒性及毒理問題,并介紹了經典毒理學中關于氣載粒子毒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醫療處理方法。
納米毒理學 目錄
**章 納米毒理學的學科形成
第二章 納米毒理學相關概念
第三章 納米毒理學原理
第四章 物質粒子
第五章 基本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化學性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納米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納米毒理學的生物結構基礎
中篇 一般納米毒理學
第九章 納米粒子的體內分布
第十章 納米粒子的體內轉運
第十一章 納米粒子的細胞吞噬
第十二章 納米材料的免疫反應性
第十三章 納米粒子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第十四章 納米粒子的組織增生性反應
第十五章 納米粒子的機械性損傷
第十六章 納米粒子化學性損傷
第十七章 納米粒子的物理性損傷
第十八章 納米粒子的容積性損傷
第十九章 納米粒子其他病理性反應
下篇 納米粒子環境毒理學
第二十章 粒子與大氣復合污染
第二十一章 氣溶膠粒子
第二十二章 自由基與顆粒物毒性
第二十三章 粉塵粒子損傷及致病作用
第二十四章 常見粉塵粒子損傷
第二十五章 其他無機粉塵粒子損傷
第二十六章 有機粉塵粒子損傷
納米毒理學 節選
《納米毒理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為納米毒理學緒論部分,介紹或討論了為理解納米毒理學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預備知識,對《納米毒理學》所遵循的粒子的觀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并將基本粒子、化學性粒子及納米粒子與物質問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對生物組織損傷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中篇十一章是對目前為止的對納米粒子對人體及生物體毒性作用研究資料或觀察到的毒理現象的介紹。下篇六章則是對納米生物安全性中目前的熱點.粒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的探討,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氣環境中粒子的毒性及毒理問題,并介紹了經典毒理學中關于氣載粒子毒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醫療處理方法。
納米毒理學 相關資料
插圖:納米醫藥技術是納米科技研究的熱點之一。美、日、德等國科學家正在研究納米結構的植入材料,用于醫藥、診斷和高效定位的生物導彈。波士頓大學化學家制備出由78個原子構成的分子馬達,可用作生物導彈和體內納米機器的驅動器。按照新理念構造的醫用納米材料不斷被制造出來,一些無機納米材料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用途也不斷地被發現。一些藥物(如胎盤,SOD)經超微化裝置制成納米粒,可全部經皮膚吸收。納米鈣制劑有效吸收率可達98%。納米金粒子定位治療可降低副作用。西方科學家設想可以氨基酸為原料制造分子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在血液中循環,對身體各部進行檢測、診斷,同時實施特殊治療:分離病變細胞,疏通血管血栓,清除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積,吞噬病毒,獵殺癌細胞。納米陶瓷不會碎,可切削,用來作牙齒,關節等仿生材料。藥物吸附于納米管中,通過病原酶觸發機制釋放藥物,可實現藥物可控釋放。我國對于納米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相當快,90年代初期步人世界先進行列。納米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信息、微電子、材料科學等領域與先進國家比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化工醫藥方面也取得不少研究和產業化的成果。華中科技大學徐碧輝等提出了“納米中藥”的概念,遞交了國內第一個納米中藥技術的專利申請。華中創業投資公司為此進行風險投資500萬元人民幣,以建立納米中藥的產業化實體。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內非金屬納米技術的產業化單位,產品有碳酸鈣特細粉體、納米生物粉末、超細磁粉、高氯化聚乙烯樹脂等,市場前景廣闊。上海博納維來新材料有限公司已開發出納米功能材料系列產品:抗菌防霉粉體、抗紫外防老化粉體、補強粉體、遠紅外粉體、抗靜電防輻射粉體等,年產2500噸。西安量維生物納米科技股份公司利用專利技術《一種微膠囊植物素的生產工藝》對植物生理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進行提取,并以超音速噴霧干燥制備成納米級包囊。經JEM一2000電子顯微鏡檢測,微膠囊中藥微粒的粒徑為22nm。本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復方中藥的提純、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功能食品及酶制劑等行業,具有年加工納米級中藥100噸的設備。納米級制造技術和藥物原料的納米技術處理,在制藥工業中極有可能成為一種創新手段。例如,環孢菌素納米膠體、脂質體已制成注射劑,正在臨床實驗中。抗癌藥多柔比星納米微粒、喜樹堿納米微粒、干擾素納米膠囊、包埋性胰島素、透皮吸收胰島素納米
納米毒理學 作者簡介
張英鴿,1958年生,醫學博士,北京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5年在軍事醫學科學院藥學博士后流動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張英鴿研究員從1997年開始探索納米技術在生物醫藥學中的應用,2000年開始以納米藥理毒理學為研究方向培養研究生。2004年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納米藥理毒理學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2005年成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協作實驗室。張英鴿研究員受教育背景為藥理學。納米技術的興起及其在生物醫藥學中的應用,使其對納米材料和納米粒子的特殊性質可能對疾病所具有的治療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納米材料作為一種新的藥物載體,其生物安全性是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而且藥理效應和毒理效應具有密切的相互聯系。他認為,物質毒性可以是治療效應,藥物的藥理作用的不正確使用,則可以是毒性作用。納米材料或納米粒子也是如此,可以同時具有正負兩方面的生物效應,其關鍵看其用法是否合理。十余年來,張英鴿研究員已完成與納米技術相關的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國家863專項課題,一項軍隊十五規劃科研基金重點課題和一項北京市研發攻關課題;目前承擔有兩項國家973課題,一項國家863重大專項課題,一項重大新藥創制課題。目前已發表相關科研論文120多篇,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兩項,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各兩項,申請國家專利4項,已獲得授權3項。通過這些課題的實施及深入的潛心研究,張英鴿研究員在納米材料的藥理毒理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系統觀點和實踐方法。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