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57195
- 條形碼:9787503857195 ; 978-7-5038-5719-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通過對研究區域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氣候氣象、社會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礦山廢棄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質,摸索礦山生態植被恢復的限制性因子;對礦山廢棄地植被調查,分析其生境特征并進行物種生態位、物種相關性、生物多樣性研究,摸清植被演替規律,從而為該礦山廢棄地植被恢復的植物選擇、配置和調控,縮短植被演化進程等提供理論依據,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研究分析出適宜土壤恢復和植物品種選配技術,落實“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礦山生態植被恢復理念,對指導北京及其他類似地區鐵礦科學地進行生態植被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書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編著而成的一本工程綠化學——礦山植被恢復方向的專著,涉及了植物學、土壤學、恢復生態學、水土保持學等多個學科范疇,對國土礦山、林業生態、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業研究、教學、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 目錄
前言
**章 礦山開采及其植被恢復研究的現狀
**節 國內外礦山開采現狀
第二節 礦山開采的生態環境影響
一、植被景觀破壞
二、地質災害隱患
三、地形地貌擾動
四、水土流失加劇
五、土地大量占用
六、土壤、水體污染
七、生物多樣性降低
八、對地下水的影響
第三節 國內外礦山廢棄地生態植被恢復研究概況
一、礦山廢棄地及其生態恢復
二、國內外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歷史進程
三、國內外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
四、國內外礦業廢棄地植被恢復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第四節 礦山廢棄地植被恢復主要限制性因子
一、土壤物理結構
二、土壤肥力
三、土壤ph值
四、重金屬含量
第二章 研究區概況
**節 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文
四、氣象
五、地質
六、植被
七、土壤
第二節 礦山開采及平面布局
一、礦山開采與建設
二、礦山組成與平面布局
第三章 研究內容與技術途徑
**節 研究內容
第二節 研究技術路線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資料收集與野外調查
二、數據分析處理
第四章 礦山廢棄地立地類型劃分與植被恢復
**節 礦山廢棄地立地類型劃分
一、立地類型劃分方法
二、立地類型劃分因子
三、立地類型劃分
第二節 礦山不同立地類型植被恢復
一、礦山不同立地類型自然植被恢復
二、礦山不同立地類型人工植被恢復
第五章 礦山不同立地類型土壤(母質)理化性質研究
**節 棕壤陽坡緩坡土壤理化性質
第二節 尾礦砂陽坡緩坡土壤(母質)的理化性質
一、尾礦砂陽坡緩坡無客土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動態分析
二、尾礦砂陽坡緩坡客土改良后土壤理化性質分析
三、尾礦砂陽坡緩坡不同恢復方式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
第三節 碎石夾微土陽坡緩坡土壤(母質)的理化性質
一、碎石夾微土陽坡緩坡自然恢復土壤理化性質動態分析
二、碎石夾微土陽坡緩坡客土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動態分析
三、碎石夾微土陽坡緩坡不同恢復方式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
第四節 裂隙裸巖及風化物陽坡陡坡土壤(母質)的理化性質
一、裂隙裸巖及風化物陽坡陡坡自然恢復土壤理化性質動態分析
二、裂隙裸巖及風化物陽坡陡坡客土改良土壤理化性質
三、裂隙裸巖及風化物陽坡陡坡不同恢復方式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
第五節 土石混合物陽坡緩坡土壤的理化性質
一、土石混合物陽坡緩坡自然恢復土壤理化性質
二、土石混合物陽坡緩坡客土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動態分析
三、土石混合物陽坡緩坡不同恢復方式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
第六章 礦山不同立地類型廢棄地土壤種子庫特征研究
第七章 礦山不同立地類型植被特征研究
第八章 礦山廢棄地自然恢復生態效應研究
第九章 礦山廢棄地人工恢復生態效應研究
第十章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 節選
《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作者通過對研究區域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氣候氣象、社會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礦山廢棄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質,摸索礦山生態植被恢復的限制性因子;對礦山廢棄地植被調查,分析其生境特征并進行物種生態位、物種相關性、生物多樣性研究,摸清植被演替規律,從而為該礦山廢棄地植被恢復的植物選擇、配置和調控,縮短植被演化進程等提供理論依據,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研究分析出適宜土壤恢復和植物品種選配技術,落實“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礦山生態植被恢復理念,對指導北京及其他類似地區鐵礦科學地進行生態植被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鐵礦廢棄地植被恢復技術與效應研究》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編著而成的一本工程綠化學——礦山植被恢復方向的專著,涉及了植物學、土壤學、恢復生態學、水土保持學等多個學科范疇,對國土礦山、林業生態、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業研究、教學、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