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37460
- 條形碼:9787503937460 ; 978-7-5039-374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本書特色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白朗》:卜算子·詠竹 節節生有聲,青青不著色,蕭瑟西風撲面來,只看雜花落。落花浮流水,長竿葉正好,借得東風年年吹,橫眉西邊掃。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內容簡介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白朗》內容簡介:羅烽,原名傅乃琦。作家。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屆主席、陜甘寧邊區政府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文委委員、東北文藝家協會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區委員會文委書記。建國后,歷任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長兼秘書長,東北文聯、中國作協東北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二屆理事,中國作協顧問。著有短篇小說集《呼蘭河邊》,中篇小說集《糧食》,劇本《臺兒莊》、《總動員》。《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白朗》是羅烽與夫人白朗的傳記。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目錄
二 “獻策”與“通天”
三 “落實”與“落空”
四 “舒、羅、白反黨小集團”的來龍去脈
五 “四月會議”始末
六 關于“五人署名文章”反周揚問題
七 落井下石 夫妻蒙難
八 苦渡“金橋”
九 死難瞑目
十 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
十一 新天地 新生活
十二 風風火火鬧濱江
十三 捕前與被捕
十四 營救與脫逃
十五 雖九死其猶未悔
十六 追尋心中那片彩虹
十七 策馬揚鞭筆游擊
十八 在圣地延安
十九 打回老家去
二十 雪上加霜的日子——解讀爸爸的信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相關資料
插圖:媽媽是在1934年6月18日上午從車務段一位職員偷偷打來的電話中,得知爸爸被捕的情況。對于爸爸的突然被捕雖然媽媽早有心理準備,但事到臨頭仍然為他擔驚受怕。媽媽匆匆處理完稿件,同時也沒有忘記其他人的安危。媽媽打電話告訴左翼朋友金人,并讓他轉告中共哈爾濱西區宣委金劍嘯同志以后不要聯系。這一切處理完,當媽媽趕回南崗大直街家里時,敵人早搜查過了。粗略地看一下,敵人只拿走她的一本日記、幾封家信和一本阿志巴綏夫的《血痕》。顯然,這一切都不足以成為“反滿抗日”的罪證。車務段段長齊永延是爸爸的上級又是鄰居,故此,齊永延當晚被傳訊,次日被釋。齊永延告訴羅家,羅烽被關在南崗義州街日本領事館。祖父母心急如焚,痛不欲生,不只因為爸爸是他們的獨生子,更主要是了解兒子所從事活動的嚴重性質。很快家里開始了營救。在他們所認識的人中,唯一可以求助的只有祖母的干妹丈張樹棠。此人四十多歲,某輪船公司經理兼哈爾濱豬業同業公會會長。他在哈爾濱商界有些朋友。大約1929年初,祖父母由齊齊哈爾到哈爾濱投奔尚在呼海鐵路傳習所實習的兒子,當時在江北馬家船口租住的房子就是張樹棠的。兩家毗鄰而居,張的妻子與祖母相交甚厚,結拜為干姊妹。后來兩家先后遷往哈爾濱,張的妻子沒有生過子女,對干外甥分外喜歡。當祖父母去找她設法營救時,她是不遺余力的。張本人卻有些顧慮,一再追問是否真的沒有什么“不法”行為?在祖父母保證和妻子的督促之下,張樹棠很快找到日滿商行的經理小野。通過小野認識日本領事館高等系副主任青柳,青柳和小野是老同學。爸爸被捕的四五天后,張樹棠和小野一同到家里,要他們以被難家屬的身份去找青柳。祖父因患過神經病恐他言語有失對事情不利,只好由媽媽出面。小野只會幾句半通不通的中國話,勉強可以理解。青柳則只能說一半個不成詞的單字。小野首先問媽媽會不會俄國話,當她說不會時,小野即表示:談話不方便,青柳俄國話很好。由于沒有共通的語言,第一次見青柳主要是小野和青柳談。一兩天后媽媽去日本領事館要求見爸爸時,青柳板著冰冷的面孔把她帶到后院一間小平房里與爸爸見面。而青柳通過朝鮮翻譯嘰里呱啦說了許多,企圖軟化爸爸的氣節。爸爸和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緊緊握了握手。五分鐘過去了,爸爸被帶走。沒多久一個姓屈的獄卒傳話說:“傅受刑后腹痛不起,病得很厲害。”建議“家里送個腹卷(毛圍腰)給
落英無聲-憶父親母親羅烽 作者簡介
金玉良,1945年8月生于沈陽市。1968年下鄉插隊。返城后,當過工人和中、小學教師。1983年畢業于遼寧大學中文系。1984年調中國作家協會工作。現已退休。
先后編輯出版《白朗文集》(1~6卷)、《羅烽文集》(1~5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