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shù)——浙江傳統(tǒng)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zhèn)
1969-1988-大城記-II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12112449
- 條形碼:9787112112449 ; 978-7-112-11244-9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69-1988-大城記-II 內(nèi)容簡介
簡介 城市發(fā)展史:《大城記》記錄的是近距離的、進行時態(tài)的歷史地理變遷,它折射的是都市化大潮涌動的歷史;在這一歷史中,每個城市的發(fā)展正在成為全球史的一部分。 居民生活史:居民生活史蒸蒸日上的城市如何拖曳了一段并不輕松的歷史?城市只是一個群居的場所,還是個體可以自由生長的公共空間?士大夫階層所擁有的舊北京精神氣質(zhì)和零散的市民情操如何化作了現(xiàn)代都市的公民意識? 未來備忘錄:《大城記》是北京社會生活史的全面記錄、它為將來“長時段”的歷史敘述提供了一份媒體資料,為更周到的當代北京生活史書寫提供了一份索引。
1969-1988-大城記-II 目錄
1969-1988-大城記-II 節(jié)選
《大城記2》內(nèi)容簡介:城市發(fā)展史:《大城記》記錄的是近距離的、進行時態(tài)的歷史地理變遷,它折射的是都市化大潮涌動的歷史;在這一歷史中,每個城市的發(fā)展正在成為全球史的一部分。居民生活史:居民生活史蒸蒸日上的城市如何拖曳了一段并不輕松的歷史?城市只是一個群居的場所,還是個體可以自由生長的公共空間?士大夫階層所擁有的舊北京精神氣質(zhì)和零散的市民情操如何化作了現(xiàn)代都市的公民意識?未來備忘錄:《大城記》是北京社會生活史的全面記錄、它為將來“長時段”的歷史敘述提供了一份媒體資料,為更周到的當代北京生活史書寫提供了一份索引。
1969-1988-大城記-II 相關(guān)資料
1969 西直門拆西直門時發(fā)現(xiàn)和義門1969年,對于文物工作者和視城墻城門如生活一部分的北京人來說,拆與不拆,已經(jīng)不是一個可以爭辯的問題。直到某一天,在西直門甕城城臺下,埋葬了600多年的元大都和義門重見天日,狂潮才得以暫時平息。但可能是出于對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城門瞬間被夷為平地的遺憾和追悔,當年參與西直門拆除、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和義門的“摘帽右派分子”郭源,在38年后的一篇文章中憶及此事時,仍堅持認為第二天文物局派人照相后,“城墻仍照拆不誤,元磚被扔得滿地都是”,之后僅隔了“一天時間”,它就蕩然無存了。他戲劇性地講述了和義門的發(fā)現(xiàn)過程:“我照舊扔磚,大概兩點多鐘的光景,磚下忽露出一個月牙形空洞,這離地面也就一米多,我跳進空洞,用力一推,余下的墻磚呼啦一下倒向東邊,露出一個小城門洞。我一驚,拆甕城墻拆出什么了!我第一個鉆進洞內(nèi),陽光也第一次照進這個近六百年的洞口,洞內(nèi)很潮濕,忽然間看見南面墻壁上還有題字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jīng)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