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57199
- 條形碼:9787305057199 ; 978-7-305-0571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本書特色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寬恕及跨文化哲學實踐、與中國哲人對話是否可能、雅克·德里達的中國之行、歐洲知識景觀中的德里達、解構死刑與德里達的死刑解構、*卑劣的流氓國家:向雙重狀態開啟的“待來臨之民主”。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內容簡介
簡介 本文集結集了作者于2000年至2005年期間發表于漢語世界的18種關于德里大達思想翻譯,介紹與研究的篇章。鑒于作者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師從德里達多年,與其有直接的工作接觸,在研究翻譯他的著作過程中,首次以訪談與對話的方式向漢語世界介紹他思想的難點與特點,直接切入思想者的歷史生活語境。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目錄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節選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結集了作者于2000年至2005年期間發表于漢語世界的18種關于德里大達思想翻譯,介紹與研究的篇章。鑒于作者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師從德里達多年,與其有直接的工作接觸,在研究翻譯他的著作過程中,首次以訪談與對話的方式向漢語世界介紹他思想的難點與特點,直接切入思想者的歷史生活語境。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相關資料
德里達是戰后法國奇異知識風景線中的一個亮麗景觀,他的離世可以說是西方思想中的法國階段的結束。要想了解這個西方思想中的法國階段,還得首先說明戰后德國思想的走向以及它在法國形成的“德國”轉型。法國思想中的德國階段戰后的歐洲之所以出現了這樣一個法國階段,是由于德國思想界的創造力受到了納粹德國的致命挫傷。由于尼采與海德格爾所代表的哲學傳統曾經為納粹所利用,德國思想界便摒棄了這一傳統并在美國的影響下,轉向了以自由、民主、科學為中心的思想追求,形成了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啟蒙理性的新傳統。而逃離歐陸的德國知識精英則將其分析哲學的傳統帶向了美洲大陸,所以也就不奇怪,美國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都是德國人或受德國影響甚深的美國人,如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賴欣巴哈(Htans Reichenbach)、亨佩爾(carl Gustav Hempel)等。今天美國哲學界大有回歸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杜威(John Dewey)開創的美國實用主義傳統之勢,理查·羅蒂、普特南等就是其代表人物。有趣的是戰后的法國卻繼承了德國哲學的尼采、海德格爾傳統,在德國禁止授學的海德格爾卻由于受到法國友人與追隨者的青睞,而在法國得以發揚光大。法國學者多明尼克·任尼柯(I)ominique Janicaud)兩年前出版的《海德格爾在法國》(Heideggeren France)對法德思想史上的這起公案有翔實的追述與深入的討論。法國進入了它思想史上的尼采一海德格爾階段,也由于政治倫理原因,德國思想界對當代法國思想中的這一潮流每每感到不適,如哈貝馬斯和曼非爾德?富蘭克(Manfred Frank)。盡管現象學傳統也曾對法國思想潮流有過不容忽視的強勢影響,但在存在主義及后結構主義思潮中,它都是受到揚棄的,其中的緣由尤其值得重視。德里達本人的哲學生涯就是從現象學起步的,1962年完成的關于《胡塞爾的》的博士論文就是這一影響的印記,但是德里達后來的思想進路卻是與現象學預設的分道揚鑣。利科則是由詮釋學的進路介入現象學的。可以說法國思想界在戰后出現了一種德國哲學的轉化,而這也正是西方思想史中法國階段形成的根源。那么,法國思想中的這一德國化過程是如何呈現的呢?首先,它表現為對德國哲學原創性進行轉化的巨大努力。這最為明顯地體現在法國學術語言的深刻變化之上,大量新術語、新語法現象的出現,比如,像德國人那樣將動詞原形當作名詞來使用,就是個顯見的例子:le penser=das Denken。傳統的法國學術語言講究古
解構之旅.中國印記-德里達專集 作者簡介
張寧,女,法國巴黎第十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現任日內瓦大學漢學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近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著有法文專著《中國對西方戲劇的接受》(巴黎,1998)。譯有德里達《書寫與差異》(北京:三聯,2001;臺北:麥田修訂,2004,當年臺灣《聯合報》評出的十大好書之一)。編著有英文《中國當代的死刑論爭》(紐約,2005)。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