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高曉聲小說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932309
- 條形碼:9787539932309 ; 978-7-5399-3230-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曉聲小說選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作者的中短篇小說19篇,一部分是作者各時期的代表作,如1954年初登文壇引起廣泛關注的《解約》,以諷喻、象征手法體味人生哲理的《錢包》《魚鉤》等;另一部分是“陳奐生系列”小說。該系列小說以塑造繼阿q之后又一農民典型形象而受到高度評價。該系列以嚴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揭示風云變幻的政治、經濟變革對普通農民命運的深刻影響,探索了農民坎坷曲折的命運與心路歷程的變化,見證了中國農村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廣大農民艱難行進的身影,厚重的歷史感與鮮明的時代感相互輝映。文筆簡練幽默,格調寓莊于諧。本書由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新編。
高曉聲小說選 目錄
不幸
系心帶
李順大造屋
揀珍珠
我的兩位鄰居
錢包
魚釣
水東流
崔全成
飛磨
新娘沒有來
覓
老清阿叔
“漏斗戶”主
上城
轉業
包產
戰術
種田大戶
出國
高曉聲小說選 節選
《高曉聲小說選》精選作者的中短篇小說19篇,一部分是作者各時期的代表作,如1954年初登文壇引起廣泛關注的《解約》,以諷喻、象征手法體味人生哲理的《錢包》《魚鉤》等;另一部分是“陳奐生系列”小說。該系列小說以塑造繼阿Q之后又一農民典型形象而受到高度評價。該系列以嚴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揭示風云變幻的政治、經濟變革對普通農民命運的深刻影響,探索了農民坎坷曲折的命運與心路歷程的變化,見證了中國農村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廣大農民艱難行進的身影,厚重的歷史感與鮮明的時代感相互輝映。文筆簡練幽默,格調寓莊于諧。《高曉聲小說選》由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新編。
高曉聲小說選 相關資料
解約一張翠蘭一夜沒有睡好,擔了心事,困里腦子也滴溜轉。天還沒有亮,隔壁她爹張敖大幾聲老咳嗽,就又把她吵醒了,一醒來,煩人的心思又纏住她了。這一家,就只她父女兩口。娘死得早,沒留下三男四女,家窮,爹也續不起弦。解放以后算翻了身。張敖大今年五十一歲,人還算開通,待人接物的禮數,也能看時興的做。做了,可并不一定真想通了。真要他開竅,有時倒也蠻繁難的。張翠蘭今年十九歲,從小沒娘,樣樣學得會做,生相好,又伶俐,能說會道,曉得爹苦,平時蠻體貼爹。村上有些老太婆常說:“討到這種媳婦,才好煞哩!”從小,張敖大卻把她許給十多里路以外陳家橋陳寶祥了。十多年來,張翠蘭從沒見過陳寶祥,談不上個什么。同村有個李庚良,原是地主張盤興家的長工,解放后分得了土地、房屋,才自立門戶。翠蘭和他在一塊長大,性情脾氣摸得透熟,又很合得來,倒蠻有感情。不知何月何日起,村上人忽然就把他倆看成一對,閑話里總把他倆捏在一塊;也不知何月何日起,翠蘭和庚良也忽然把對方看成是自己“對”的“象”了。張敖大碰著這事很傷腦筋。看時興的,那父母做主是不行了,女兒又一向討歡喜,逼她不忍心,可陳家的婚是自己親口許的,要有差錯,自己面皮剝了,嘴也塞了,急得沒辦法。心里一味怨著李庚良,就怪他不好。但是李庚良身上是找不出一點輕浮影子來的,那種人,連愛俏皮的小伙子在他面前也講不出油腔滑調的話來,身上汗毛都沒一根歪的,要說他存著壞心眼勾搭翠蘭,明擺著是個冤枉。張敖大日里想,夜里想,做夢也想,最后總算想出了一個辦法。在他看來,這辦法蠻時興,又能解決問題。前天一早,就瞞著翠蘭去托媒人;約陳寶祥今天到自己家里來,表面上是叫毛腳女婿來走動走動,實際是他聽說那后生很出眾,說不定女兒見了就中意。這一來,也算爹娘沒做錯主,對女兒也有話說,也好讓李庚良曉得自己是不同意的,快點死死心。昨天晚上,張敖大就把約寶祥來的事和翠蘭談開了。照他看來,雖然帶點勉強,翠蘭總算沒有反對到底。張翠蘭完全是另一種想法,她沒推翻這件事,一則不愿和爹吵翻,二則自己有了主張。這一夜,她前前后后細細地想了一番:覺得自己和庚良兩人,活著是沒人拆得散了,照著爹辦,以后的日腳還有啥奔頭!爹年紀老了,自己是爹的寶貝,自己也愛爹,可愛咧!啥事不體諒爹!自己的婚姻爹偏不體諒!可有啥辦法!自己主張不拿拿穩,不害了一生?現在一糊涂,將來怨爹,爹就好過?這就算是愛爹?封建思想真害人,弄得
高曉聲小說選 作者簡介
高曉聲(1928~1999),江蘇武進人。當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青天在上》《陳奐生上城出國記》,小說集《79小說集》《高曉聲短篇小說集》,散文集《生活的交流》,文藝論集《創作談》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